AI不只能選土豆,還能抓弊案,讓公務員獨自升級,但整個政府需要正視AI化的速度與立法。
(前情提要:年輕人把ChatGPT當人生攻略器!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超過35歲完全跟不上 )
(背景補充:彭博:DeepSeek強勢崛起,中國正對美國AI霸主地位構成「巨大威脅」 )
誰想得到,追查政府採購弊案這等聽來嚴肅的大事,竟會與一張張日常的手機照片、甚至清手機容量的免費App扯上關係?這不是懸疑小說情節,而是真實發生在台灣審計部的故事。
根據天下雜誌獨家報導《年輕公務員靠ChatGPT、免費照片app。揪出1.5億政府採購案造假》,一位年輕的審計公務員,靠著AI工具的輔助,成功揪出新北市政府高達新台幣1.5億元的勞務採購弊案。
審計部的年輕公務員吳心梅。就像我們身邊許多人一樣,她的手機裡塞滿了家人的照片,尤其寶貝孩子的成長點滴更是佔據大量空間。為了解決容量不足的煩惱,她下載了一款名為「Photos Clean」(清理大師)的免費App,原本只是想清理重複照片,卻萬萬沒想到,這個看似平凡的工具,日後竟成為她揭露採購弊案的神器。
四年前加入審計部的吳心梅,是全台七百多位「政府荷包守護者」的一員,肩負監督政府採購案的重責。去年,她與主管徐中道資深審計官聯手,鎖定了新北市近三年的公共設施維護、巡查及園藝修護等勞務採購案進行深入查核。這類案件金額不高,數量龐雜,傳統人工查核可說是大海撈針。
用ChatGPT面對200萬份判決書
首先,他們面臨的是海量的司法判決書。為了找出有不良紀錄、卻仍能得標的「高風險」廠商,必須篩檢近200萬份判決資料。這在過去,光是人工判讀就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吳心梅對天下雜誌表示「我先請ChatGPT幫我寫一段Python程式碼。」
透過AI產生的爬蟲程式,他們迅速從200萬份判決書中篩選出近十年內曾被法院判決有罪的廠商,結果顯示,光是新北市就有6個機關學校,共有18件採購案的得標廠商名列其中。徐中道解釋,這些有問題的廠商多半是因獲得法院緩起訴,行政機關才未接到正式通知,沒能及時列入黑名單,讓他們繼續惡質投標撈政府油水。
審計部鎖定了這18個高風險採購案後,接下來的履約文件查核才是真正的大挑戰。光是這18案的文件就堆積如山,僅靠兩位人力在有限時間內根本難以消化。就在此時,吳心梅的日常經驗派上了用場,她想到那個幫她清理手機照片的App——「Photos Clean」的功能是偵測並標示重複或相似的圖片。這給了她靈感:廠商在履約報告中常附上施工前中後的照片作為證明,如果有人造假,很可能用同一張照片冒充不同地點、不同時間的記錄。
於是,吳心梅將這些採購案的履約照片用手機拍了一整個工作天,以手機匯入「Photos Clean」進行比對。這一試,果然讓許多躲藏在文件堆中的「惡鬼」現形!透過App標示出的重複或高度相似照片,他們迅速鎖定了可疑的文件,進一步追查發現,這18件採購案中,竟有多達16件涉嫌偽造文件,涉及的發包總金額超過1.5億元。
「我們目的不是找碴,」審計部副審計長李順保在接受天下雜誌訪問說,「是想告訴行政機關,善用這些新方法,其實可以更有效率地找出潛藏的問題。」
新北市政府在審計部提出查核報告後,不僅已將涉案廠商移送法辦並積極追回部分款項,還展現了高度的學習意願,新北市府主動向審計部請益,並決定將圖像、人臉、地點等自動偵測技術納入未來的廠商履約驗收流程中。這代表這一次的「AI查弊」模式,有望從個案變成系統性的防弊機制。
評論:政府AI化的門檻在哪?
這起由審計部稽核公務員發起的查弊行動,絕對能民眾眼睛一亮,公務體系也能運用AI突破舊有資源不足的窘境,待過公家的人都知道,要解決的事情永遠比資源多,資源還沒到,每個時間點的KPI再度湧來。公務員僅能自尋資源,不是找人脈,就是自己專研額外工具,很少有像 AI 模型這種「一個人會,大家都用得到」的開放式資源。
上述故事中公務員使用的AI工具並非高不可攀的昂貴程式,而是隨手可得的免費App和常見的 ChatGPT,這也大幅降低了公家採用 AI 的門檻。但公家的要害,就是保密、廠商信任與實用成效的考察。誰來保證過手 AI 的資料不會外洩?數發部能擔保這些 AI 工具,全都符合政府採購法嗎?
其次,上述的故事描述了現行政府採購法在「緩起訴」廠商管理上存在漏洞,這種漏洞在公家體系內比比皆是,若跨部門系統加入 AI 使其更高效,那麼 AI 化的終點是,公務員可以大量的用AI Agent來取代嗎?現況是,連民間都沒有正式的AI法律規範,那麼,政府的AI化還需要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