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通過穩定幣條例草案,為掛鉤法幣的穩定幣設立牌照制度,由金管局監管。此舉旨在強化金融穩定、保護用戶,並鞏固香港國際Web3中心地位,預計年底開放申請。
(前情提要:香港「日日煮」DayDayCook掃比特幣!母企擬三年購入5000枚BTC )
(背景補充:香港老虎證券開通比特幣、以太坊儲值,滿足條件送Coinbase股票 )
香港立法會於5月21日三讀通過《穩定幣條例草案》,為與法定貨幣掛鉤的穩定幣(FRS)發行與營運正式引入監管框架。該法案強化了金融穩定與投資者保護,並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虛擬資產及Web3中心的地位。
立法會議員吳杰庄對此表示:
「今天是全球Web3發展及香港成為國際Web3中心的重要里程碑,今天的法例通過了,只是Web3基礎設施的第一步。」
穩定幣牌照制度與監管細則
新法例的核心是建立由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負責的穩定幣發行商牌照制度。根據香港政府新聞公報,主要規定包括:
- 發行商資格: 必須在香港註冊成立或為獲金管局授權在港營運的機構。
- 財務要求: 最低實繳股本要求為2500萬港元,或等值的經金管局批准的其他財務資源。
- 儲備管理: 需確保儲備資產安全及具高流動性,並符合金管局的具體規定。穩定幣價值必須時刻得到儲備資產足額支持。
- 贖回機制: 發行商必須確保穩定幣能按面值及時贖回。
- 合規標準: 遵守嚴格的反洗錢(AML)和反恐怖主義融資(CFT)規定。
金管局在新聞稿中指出,該框架參考了金融穩定委員會(FSB)等國際組織的建議。法例適用範圍廣泛,不僅規範了在香港發行的穩定幣,也涵蓋在香港境外發行、但與港元掛鉤的穩定幣,如Charltons Law的分析所述,預計相關牌照申請將於今年底前開放。
市場影響與未來展望
業界普遍認為,新法例將提升市場透明度及投資者信心。但 Mayer Brown的分析指出,嚴格的合規要求可能對資源相對匱乏的小型機構構成挑戰。
吳杰庄議員亦強調,法例通過僅為基礎建設的第一步,未來重點在於應用場景的拓展。他在巴士底報的報導中表示:
「最重要的還是應用場景…還有穩定市場的屬性…」
他認為穩定幣在零售支付、跨境貿易等領域具有龐大潛力,並建議考慮讓穩定幣持有人享有類似存款的利息收益,以增強其市場競爭力。香港政府後續將就虛擬資產場外交易(OTC)及託管服務等議題展開諮詢,持續完善監管生態,以支持實物資產代幣化(RWA)等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