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近期一次寄出 6.5 萬封加密稅務提醒信,引發利潤稅收合規警覺。
(前情提要:英國央行擬「限制穩定幣持有量」引眾怒:根本行不通,只會落後全球加密競賽)
(背景補充:金融時報:英國擬在2026年全面納管加密貨幣,放寬部分原則、針對性強化監管)
本週一紙來自倫敦政府的公文激起了加密市場的討論:英國稅務海關總署 (HMRC) 對 6.5 萬名疑似未申報加密貨幣稅款的投資人寄出措辭強硬的「提醒信」。這數量不僅較前一年度暴增逾一倍,更是 2021-22 年度的八倍,宣示英國對加密稅務稽核的決心。
HMRC 強力出擊,提醒信暴增的警訊
根據 The Block 報導,2024-25 稅務年度寄出的 6.5 萬封信,大幅超過 2023-24 年度的約 27,700 封。這些信函屬於正式調查前的警告,比起直接罰款或刑責,更像最後的「自首窗口」。
HMRC 之所以能快速擴大行動,與其獲取交易所資料能力提升密切相關。UHY Hacker Young 合夥人 Neela Chauhan 直言:
「HMRC 直接從加密貨幣交易所獲取數據,正在積極識別逃稅案例。」
CARF 框架改寫遊戲規則
英國動作呼應全球趨勢。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推動的「加密資產報告框架」(CARF) 已獲約 70 國同意,自 2026 年 1 月 1 日起,交易所與託管錢包供應商都要向稅務機關回報用戶與交易細節。
依 JD Supra 分析,首批報告須在 2027 年 5 月 31 日前送交,之後各國將自動交換資料,跨境避稅空間被大幅壓縮。預估 2026 至 2030 年,CARF 可為英國挹注約 3.5 億英鎊稅收,成為國庫新來源。
資本利得與收入所得的分水嶺
面對稽核升溫,投資人需搞清楚兩條稅目:資本利得稅 (CGT) 和收入稅。根據 Koinly 指南,出售、交換、消費或贈與 (非配偶) 加密貨幣產生的利潤屬資本利得稅。2024-25 年度 CGT 免稅額僅剩 3,000 英鎊,超額部分依個人所得層級課 18% 或 24%。
質押、挖礦、部分空投或工資形式領取加密貨幣則視為收入,納入 0% 至 45% 的階梯稅率,年度免稅額為 12,570 英鎊。例如投資人透過質押獲得 1,000 英鎊收益,就要列入年度所得;若同時賣出比特幣獲利 5,000 英鎊,其中 2,000 英鎊超過 CGT 免稅額,需按規定繳 18% 或 24% 稅款。
應變攻略,保留紀錄才能有備無患
CARF 的全球性意味即使非英國居民也不能掉以輕心。各國日後可能透過資料交換鎖定未申報收入,提前整合交易紀錄並檢視自身稅籍,才能在透明浪潮下降低風險。
英國 6.5 萬封提醒信敲響警鐘,宣告加密世界進入「合規與透明」的新常態。主動掌握稅法、善用工具、及早修正,將是投資人穩健度過監管浪潮的護身符。
📍相關報導📍
英國史上最大》錢志敏6萬枚比特幣洗錢案9/29開審,騙走13萬中國人430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