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哲家一句話澄清「美國不會入股台積電」,解除台灣人「美積電」的疑慮,股價與市場信心同步回溫。
(前情提要:不只英特爾!川普政府「補貼換股」擴及台積電、三星,國家資本來勢洶洶 )
(背景補充:川普拋100%半導體關稅重拳,台積電投資2千億美元「躲過一劫」開盤拉漲5% )
華爾街原本烏雲密布的半導體板塊,因為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 8 月 22 日晚間的一句簡短聲明,瞬間撥雲見日。魏哲家在與輝達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的餐敘後對外強調,美國政府「已決定不會入股台積電」。這項消息為連日下跌的台積電股價注入強心針,也為全球供應鏈繃緊的神經暫時鬆綁。
「補貼換股權」傳聞引恐慌
導火線始於《晶片法案》的最新執行方案。華爾街日報指出,新任川普政府團隊考慮對接受補助的半導體企業採取「補貼換股權」,以確保關鍵供應鏈掌控。最受矚目的案例是英特爾 (Intel),美方已拿下約 10% 股權,並取得額外認股權。市場遂推測台積電、美光 (Micron) 等也可能被納入同一公式。
市場同步示警,台積電股價連跌三天,市值瞬間蒸發逾新台幣 1 兆元,網路上「美積電」話題更是延燒。
魏哲家一句話扭轉情勢
昨晚(22日),魏哲家與黃仁勳的晚餐成為關鍵轉折。魏哲家公開說:
我非常確定,白宮已經宣布他們不會對已承諾在美國擴大投資的公司進行股權收購,台積電絕對是其中之一。
話音剛落,台積電 ADR 收盤隨即反彈 2.7%,半導體 ETF 亦止跌翻紅。
魏哲家提到,美方評估台積電早已在亞利桑那州大舉設廠,額外入股並無必要。未來僅對「尚未擴大在美投資」的企業保留股權交換誘因。分析人士據此解讀,華府在安全與產能之間選擇「差異化管理」,尊重既有投資者的治理與技術節奏。
業界人士指出,台積電 2 奈米量產進度未受干擾,先進封裝產能亦持續擴充。由於蘋果、輝達、AMD 與 OpenAI 高效能晶片訂單排程緊湊,短線動盪並未改變終端需求結構,反而突顯台積電在全球產業鏈的不可取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