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完整懶人包】認識比特幣!原理與應用全面解析|動區新手村
  • Account
  • Account
  • BlockTempo Beginner – 動區新手村
  • Change Password
  • Forgot Password?
  • Home 3
  • Login
  • Login
  • Logout
  • Members
  • Password Reset
  • Register
  • Register
  • Reset Password
  • User
  • 不只加密貨幣,談談那些你不知道的區塊鏈應用|動區新手村
  • 動區動趨 BlockTempo – 最有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 (比特幣, 加密貨幣)
  • 所有文章
  • 最完整的「區塊鏈入門懶人包」|動區新手村
  • 服務條款 (Terms of Use)
  • 關於 BlockTempo
  • 隱私政策政策頁面 / Privacy Policy
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
  • 所有文章
  • 搶先看
  • 🔥動區專題
  • 🔥Tempo 30 Award
  • 加密貨幣市場
    • 市場分析
    • 交易所
    • 投資分析
    • 創投
    • RootData
  • 區塊鏈商業應用
    • 金融市場
    • 銀行
    • 錢包
    • 支付
    • defi
    • 區塊鏈平台
    • 挖礦
    • 供應鏈
    • 遊戲
    • dApps
  • 技術
    • 比特幣
    • 以太坊
    • 分散式帳本技術
    • 其他幣別
    • 數據報告
      • 私人機構報告
      • 評級報告
  • 法規
    • 央行
    • 管制
    • 犯罪
    • 稅務
  • 區塊鏈新手教學
  • 人物專訪
    • 獨立觀點
  • 懶人包
    • 比特幣概念入門
    • 從零開始認識區塊鏈
    • 區塊鏈應用
  • 登入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所有文章
  • 搶先看
  • 🔥動區專題
  • 🔥Tempo 30 Award
  • 加密貨幣市場
    • 市場分析
    • 交易所
    • 投資分析
    • 創投
    • RootData
  • 區塊鏈商業應用
    • 金融市場
    • 銀行
    • 錢包
    • 支付
    • defi
    • 區塊鏈平台
    • 挖礦
    • 供應鏈
    • 遊戲
    • dApps
  • 技術
    • 比特幣
    • 以太坊
    • 分散式帳本技術
    • 其他幣別
    • 數據報告
      • 私人機構報告
      • 評級報告
  • 法規
    • 央行
    • 管制
    • 犯罪
    • 稅務
  • 區塊鏈新手教學
  • 人物專訪
    • 獨立觀點
  • 懶人包
    • 比特幣概念入門
    • 從零開始認識區塊鏈
    • 區塊鏈應用
  • 登入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區塊鏈商業應用 Layer 2

以太坊 Layer2 的生存危機:從估值泡沫到三條出路

Foresight News by Foresight News
2025-07-11
in Layer 2
A A
以太坊 Layer2 的生存危機:從估值泡沫到三條出路
103
SHARES
分享至Facebook分享至Twitter

當以太坊 Layer2 面臨生存危機,他們還有什麼出路?本文源自作者 Cryptoria 所著文章,由 Foresight News 整理及撰稿。
(前情提要:Footprint 10 月公鏈行業研報:比特幣引領市場,Layer 2 競爭加劇.. )
(背景補充:Layer 2 爆炸多真有必要?跨鏈互操作性才是未來關鍵 )

本文目錄

  • 1. 慘淡現狀:蛋糕縮水和 Base 壟斷
    • Base 的絕對霸主地位
    • 其他 Layer 2 的慘狀
  • 2. 估值泡沫:荒謬的數位背後
    • 傳統估值 vs Layer 2 估值
    • 具體案例分析
    • 更殘酷的現實
  • 3. 三條生存之路
    • 第一條路:抱大腿(合作伙伴模式)
    • 第二條路:做細分領域中最專業的(專業化路線)
    • 第三條路:投靠比特幣
  • 4. 為什麼以太坊要「背叛」Layer 2?
  • 5. 啟示與展望
  • 6. 未來展望

 

2025 年,以太坊基金會做出了一個讓整個行業震驚的決定:不再全力押注 Layer 2 的發展路徑,而是重新回到擴展套件主網本身。

這個看似簡單的戰略調整,實際上對整個 Layer 2 生態構成了降維打擊。就像一家米其林餐廳突然宣佈要降價跟街邊小店打價格戰一樣,Layer 2 專案們發現自己不僅要和同行競爭,還要直接對抗「老大哥」以太坊主網。

1. 慘淡現狀:蛋糕縮水和 Base 壟斷

以太坊手續費的斷崖式下跌

資料不會說謊。讓我們看看以太坊手續費收入的變化:

  • 2021 年巔峰:以太坊月收入 18.3 億美元,年化收入超過 200 億美元
  • 2025 年現在:年化收入僅 6.7 億美元,比巔峰期下降了 73%

這就像從日進斗金的商場變成了門可羅雀的街邊店。更要命的是,這些使用者都去了哪裡?答案是 Solana、Tron。

在費用收入方面,Solana 現在佔據 38% 的市場份額,而以太坊只剩下 25%。曾經的「龍二」地位岌岌可危。

Base 的絕對霸主地位

在這個已經萎縮的 Layer 2 市場中,出現了一個「壟斷者」,Base。

Base 一家就佔據了 67% 的 Layer 2 手續費用。這意味著在一個本就不大的池塘裡,最大的魚吃掉了三分之二的食物,剩下幾十條魚要爭奪僅剩的三分之一。

曾經的 Layer 2 領頭羊 Arbitrum 和 Optimism,現在也只能屈居第二和第三,分別佔據 15% 和 4% 的市場份額。

其他 Layer 2 的慘狀

其他 Layer 2 資料更加觸目驚心:

  • 2024 年 3 月:其他 Layer 2 專案總收入 5,380 萬美元
  • 2025 年 5 月:總收入暴跌至 96 萬美元
  • 跌幅高達 98%,這些專案的日子可想而知。

2. 估值泡沫:荒謬的數位背後

如果我們用傳統金融的估值方法來看 Layer 2 專案,會發現一個更加荒謬的現實。

傳統估值 vs Layer 2 估值

在傳統投資世界中:

  • 成熟科技公司:PS 比率(市銷率)通常在 5-15 倍
  • 高成長公司:PS 比率可能達到 20-30 倍

而 Layer 2 的現實是:

  • PS 比率中位數:1,447 倍
  • PS 比率平均數:3,481 倍

具體案例分析

Swell 專案:

  • 市值:1.08 億美元
  • 市銷率:17,500 倍
  • 意味著:投資者要等 17,500 年才能回本

Notcoin 專案:

  • 市值:11.79 億美元
  • 市銷率:14,700 倍

Arbitrum 專案(相對「便宜」的明星專案):

  • 市值:38.2 億美元
  • 年化利潤:1,100 萬美元
  • PE 比率:347 倍

作為對比,蘋果的 PE 比率約 30 倍,特斯拉約 50 倍。

更殘酷的現實

從財務資料看,Arbitrum 從創立到現在:

  • 總收入:1.11 億美元
  • 總支出:2.38 億美元
  • 淨虧損:1.27 億美元

換句話說,為了獲得現在 15% 的市場份額,它已經燒掉了超過 1.2 億美元。

3. 三條生存之路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Layer 2 專案們該何去何從?業內總結出了三條可能的生存之路:

第一條路:抱大腿(合作伙伴模式)

成功案例:Optimism 與 Base 的合作

這是最典型的「抱大腿」策略。當 Coinbase 推出 Base 時,選擇建立在 OP 的技術棧上,並承諾分享部分收入。

合作成果:

OP 收入從 2023 年的 980 萬美元增長到 2024 年的 2,350 萬美元,其中 74% 來自 Base。

付出的代價:

  • OP 給了 Base 高達 1.18 億個 OP 代幣
  • 當時價值 1.88 億美元
  • 而 Base 迄今只給 OP 帶來了 1,690 萬美元收入

這筆買賣是否划算?短期看是「贏了面子,輸了裡子」,但長期來看,如果 Layer 2 蛋糕能做大,這個投資並不虧。

複製的困難: 其他專案試圖複製 Base 的成功,但效果慘淡:

  • Sony 推出的 Sonic:6 個月收入 110 萬美元
  • Kraken 推出的 Ink:6 個月收入 18 萬美元
  • 相比之下,Base 同期收入 5,200 萬美元

第二條路:做細分領域中最專業的(專業化路線)

成功案例:Hyperliquid

Hyperliquid 專門做去中心化交易,在過去 30 天產生了 7,020 萬美元手續費,超過了整個 Layer 2 生態系統的總和。

關鍵在於:Hyperliquid 先做出了成功的產品,然後才有了鏈,而不是像大多數專案先有鏈再找產品市場契合度。

其他專業化嘗試:

  • Arbitrum 的 Stylus:引入更快的程式語言
  • World Chain:專門防止機器人
  • Megaeth:追求每秒 10 萬筆交易的超高效能
  • Immutable:專門做遊戲
  • Aztec:專門做隱私保護

挑戰:不僅要技術過硬,還要吸引足夠的使用者和開發者。歷史上許多技術先進的專案都因為市場推廣不力而黯然退場。

第三條路:投靠比特幣

這可能是最具想像空間的一條路。

機會所在:

  • 比特幣指令碼語言複雜,不支援智能合約
  • 所有 DeFi 應用在比特幣上都無法實現
  • 比特幣社群更關心安全和穩定,對增加功能興趣不大
  • 這給比特幣 Layer 2 創造了獨特機會:沒有來自主鏈的競爭壓力

優勢明顯:

  • 可以享受比特幣幾兆美元市值的流動性
  • 競爭環境相對寬鬆
  • 獲客成本可能更低

現狀:

  • 目前沒有任何比特幣 Layer 2 佔據主導地位
  • 橋接到各 Layer 2 的比特幣數量都很少,大多不到總量的 10%
  • 這是一個還未被開發的金礦

實際行動: Starknet 已宣佈要成為第一個同時支援以太坊和比特幣結算的 Layer 2。雖然技術挑戰巨大,但現在很多比特幣 Layer 2 都在嘗試同時相容以太坊和比特幣生態。

4. 為什麼以太坊要「背叛」Layer 2?

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什麼以太坊基金會要做出這樣的戰略調整?

核心原因:商業模式

Layer 2 沒有給以太坊帶來足夠的收入。雖然 Layer 2 需要向以太坊「付租金」,但這點租金遠遠彌補不了以太坊主網手續費的損失。

競爭壓力

以太坊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

  • Solana、Aptos、Sui 等 Layer 1 發展迅速
  • 市場份額被不斷蠶食
  • 必須重新思考商業模式

代幣經濟學

Layer 2 都發行自己的代幣,減少了對 ETH 的需求。沒有了支付 gas 費的剛需,ETH 的價值支撐主要依靠 DeFi,但 DeFi 中穩定幣是更好的選擇。

5. 啟示與展望

對投資者的啟示:

  • 關注適應性強的專案:能夠快速調整戰略、找到新增長點的專案更有前途
  • 警惕估值泡沫:用傳統估值方法審視專案的真實價值
  • 關注現金流:專案是否有可持續的盈利能力

對行業的啟示:

  • 技術不是唯一:產品市場契合度和營運能力同樣重要
  • 專業化是趨勢:通用型競爭越來越激烈,專業化可能是出路
  • 新興市場機會:比特幣生態等新興市場可能蘊含機會

6. 未來展望

Layer 2 的故事還遠未結束。就像 Netflix 從 DVD 租賃轉向流媒體,亞馬遜從網上書店變成雲端計算巨頭,蘋果從電腦公司發展成生態系統一樣,能夠適應變化的才是最後的贏家。

關鍵在於找到獨特的價值定位。如果現在還有 Layer 2 專案認為可以單純靠賺手續費生存,那隻能說一聲「呵呵」了。

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在這個快速迭代的技術行業中,那些有遠見、有 vision、能夠看到未來發展趨勢的團隊,才能在下一輪牛市中脫穎而出。

Layer 2 的生存危機,也許正是下一次進化的開始。

📍相關報導📍

Footprint 7 月公鏈研報: Solana 表現搶眼,Layer 2 競爭白熱化

報告:一覽 Arbitrum 、 zkBNB 等最新的 Layer 2 擴展

Layer 2 科普|OptimismPBC 和 Arbitrum 兩大擴容方案較量分析

Tags: ArbitrumBaseLayer 2Optimism以太坊區塊鏈擴容

關於我們

動區動趨

為您帶來最即時最全面
區塊鏈世界脈動剖析
之動感新聞站

訂閱我們的最新消息

動區精選-為您整理一週間的國際動態

戰略夥伴

Foresight Ventures Foresight News

主題分類

  • 關於 BlockTempo

動區動趨 BlockTempo ©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所有文章
  • 搶先看
  • 市場脈動
  • 商業應用
  • 區塊鏈新手教學
  • 區塊鏈技術
  • 數據洞察
  • 政府法規
  • RootData
  • 登入

動區動趨 BlockTempo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