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金融巨頭 SBI 與新加坡新創 StarTail 打造區塊鏈股權代幣化平台,欲加速日本市場數位轉型並降低全球投資者的交易門檻。
(前情提要:日本建商 LibWork 宣布將買 5 億日圓比特幣,推出 3D 列印房屋 NFT 代幣化 )
(背景補充:出國免換匯?日本批准穩定幣JPYC秋季上路,重塑日圓支付、兆元日債市場 )
據東京電視台昨日訪談知情人士獨家報導,日本大型金融科技集團 SBI Holdings 正計劃與新加坡區塊鏈新創 StarTail Group 共同籌建股權代幣化平台,透過鏈上交易機制,把東京證券交易所的實體股票映射為可即時結算的數位代幣。
此舉有望把原本需要數天的交割時間壓縮至數秒,並刪減依賴經紀商的人工作業,意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與擴大全球投資者對日本股市的參與度。
合作速寫:SBI 與 StarTail 的數位股權藍圖
根據報導,SBI 將動用旗下銀行與證券網路約 5000 萬個客戶帳戶,為代幣化服務注入流動性;StarTail 則提供智能合約與鏈上結算技術。
消息人士透露 SBI 計畫最早在 2026 年底至 2027 年初正式開放買賣,並逐步擴展至債券、ETF 等多元資產,營造完整的數位金融生態。
投資人未來有望只需負擔 Gas 費,不必再繳高額經紀佣金,且過 24/7 不中斷的鏈上市場,身處不同時區的散戶也能隨時參與日本股權交易,傳統 T+2 清算或將成為歷史。
全球佈局:代幣化競速中的日本身影
SBI 此番動作放在國際脈絡下觀察更顯急切:美國券商平台 Robinhood 與交易所 Kraken 等多個平台已推出多檔代幣化美股與 ETF,推薦閱讀》xStocks 代幣化股票是什麼?如何交易?Solana 生態的華爾街如何改變世界。
SBI 過去曾與 MUFG 等大型金融集團合作,將大阪高樓辦公大樓進行代幣化出售;除了股權,SBI 也正與資產管理公司 Franklin Templeton 洽談,把傳統債券與 ETF 搬上區塊鏈。當上述產品完成測試並獲得監管單位核准,日本市場將出現橫跨股權、固定收益、指數基金的全鏈生態。
監管與採用仍是關鍵考驗
儘管趨勢明朗,挑戰依舊:各國對數位資產課稅方式尚未統一、鏈上資產所有權如何在法院認定仍待觀察,託管與反洗錢規範也有待進一步細化。對一般投資人而言,操作鏈上錢包與管理私鑰仍有門檻,意味教育與使用者體驗須同步改善。
📍相關報導📍
ChatGPT深度解析:8月山寨幣牛市來臨前 誰是下一批潛力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