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持有者未實現利潤創下 1.4 兆美元新高,市場成功消化巨額拋售。鏈上數據顯示 14.1 萬美元可能成為巨鯨獲利了結的關鍵價位。本文源自 UkuriaOC、CryptoVizArt、Glassnode 所著文章,由 Foresight News 整理、編譯及撰稿。
(前情提要:黃金、比特幣和寶可夢卡,誰才是這個時代的「完美抵押品」? )
(背景補充:微策略 Strategy 再加倉 24.6 億美元比特幣!完成今年最大STRC優先股IPO、BTC跌破11.8萬鎂 )
摘要
上週末比特幣的流動性面臨嚴峻挑戰,一名早期大額投資者透過 Galaxy Digital 場外交易服務拋售了超過 8 萬枚 BTC。儘管這筆高達 96 億美元的賣壓對市場上漲造成壓力,但市場仍快速承接了巨量拋壓,價格短暫下跌至 11.5 萬美元後迅速企穩於 11.9 萬美元,略低於歷史高點。
即便經歷如此大規模的拋售事件,市場參與者持有的未實現利潤規模依然可觀。目前未實現利潤總額高達 1.4 兆美元,流通供應量中仍有 97% 處於盈利狀態。
根據多個鏈上估值模型顯示,比特幣價格目前處於 10.5 萬至 12.5 萬美元的區間震盪。若實現有效突破,價格可能進一步上探 14.1 萬美元,鑑於該價位預計將出現大量未實現利潤兌現,此處可能面臨顯著賣壓。
深度流動性
已實現市值 (Realized Cap) 是鏈上分析的基礎指標,用於量化比特幣網路中以美元計價的流動性總量。目前該指標已突破 1.02 兆美元,凸顯出該資產日益增長的流動性深度与市場厚度。
上週末,這項流動性承受了實際檢驗。一名比特幣早期投資者透過 Galaxy Digital 的服務拋售 8 萬枚 BTC (約合 96 億美元),可能透過市場拋售與場外交易混合方式進行。由此產生的賣壓將價格推低至 11.5 萬美元,隨後穩定在 11.9 萬美元。
這一事件彰顯了比特幣即使在流動性通常較薄的週末交易時段,仍能消化巨額賣壓的能力,印證了市場結構的穩健性。
此次事件同時推動已實現淨盈虧指標 (Net Realized Profit/Loss) 飆升至 37 億美元的歷史峰值。值得注意的是,該指標的飆升先於週末拋售,反映了資金在最終分配前的提前移動。
由於該批代幣最初被實體調整算法標記為內部轉帳,後續透過 Galaxy Digital 進行的地址變動被記錄為具有經濟意義的交易,即所有權變更。
近期獲利了結行為的激增推動已實現盈虧比率 (Realized Profit/Loss Ratio) 急劇加速,當前實現利潤已達虧損的 571 倍。該數值處於極端高位,歷史上僅有 1.5% 的交易日高於此水平。
但解讀該訊號需要審慎。雖然極端獲利了結行為可能伴隨價格頂部 (如 2024 年 3 月 7.3 萬美元歷史高點時的情形),但這並非即時反應。例如在 2024 年末突破 10 萬美元時,獲利了結峰值出現在 9.8 萬美元價位,但市場後續仍上漲 10% 至 10.7 萬美元才見頂。
這種延遲性表明,顯著升高的獲利了結量往往預示 (但非立即導致) 市場衰竭。它形成需要時間消化的供給壓力,市場反應可能存在時滯。
持有時長分析
在消化大量長期休眠代幣後,長期持有者淨實現盈虧 (Long-Term Holder Net Realized Profit/Loss) 創下 25 億美元的歷史新高,超越此前 16 億美元的峰值。這標誌著比特幣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單次賣壓事件,一次極端的流動性壓力測試,但市場表現出驚人韌性,價格始終維持在歷史高點附近震盪。
這進一步印證了比特幣市場在經歷重大分配事件時非凡的承壓能力,此前本週期內已見證過門頭溝 (Mt. Gox) 賠償與德國政府拋售等考驗。
透過對比長期與短期持有者的供應量比率,可見本輪週期三次歷史高點形成過程中均出現相同模式:初始累積階段後,總會伴隨向激進分配的急劇轉變。
當前分配階段仍在持續,LTH/STH 供應比率持續收縮。過去 30 天該比率下降 11%,僅 8.6% 的交易日跌幅更為劇烈,凸顯投資者行為轉變的強度。
未實現利潤分析
儘管上週末面臨包括長期投資者大規模獲利了結在內的顯著賣壓,比特幣市場仍保持異常穩定。因此,絕大多數參與者仍持有可觀的未實現利潤,97% 的流通供應量當前持倉成本低於現貨價格。
市場參與者持有的帳面收益總額 (即未實現利潤) 近期創下 1.4 兆美元的歷史峰值。這表明多數投資者坐擁巨額浮盈,若價格繼續上漲,可能引發未來潛在的賣壓。
我們還可將未實現利潤市值佔比作為標準化指標進行觀察。當前該指標再次突破 +2σ 區間,歷史上該水平常與市場狂熱期及歷史頂部形成階段重合。這從標準化視角再次印證參與者持有顯著未實現利潤的現實。
這表明許多投資者對市場狀況持樂觀態度,這既是情緒的助推劑,也意味著後續獲利了結動機可能增強。
與往期週期不同的是當前長期持有者仍掌握 53% 的財富。儘管該群體在本週期持續分配,但在未實現利潤已處於高位的環境下,這一比例仍保持可觀。
整體動態顯示長期持有者可能仍有進一步拋售。隨著價格升至足以激活深層休眠巨鯨代幣的誘人水平時,市場需要更多需求流入來吸收拋壓。
市場成本分析
透過比特幣成本基礎分佈圖可見,11.7 萬 – 12.2 萬美元區間存在顯著的成本基礎聚集。這表明大量投資者在該高價區間完成累積。
值得注意的是,現貨價格下方 11 – 11.5 萬美元區間存在交易量真空帶,這是價格快速拉升過程中未經歷充分換手的結果。並非所有真空帶都需要回補,但該區域存在價格引力,市場可能需測試該支撐的有效性,這使其成為回調時需重點關注的區域。
短期持有者成本基礎 (代表新進投資者的平均持倉成本) 歷來是劃分局部牛熊市況的關鍵閾值。透過疊加標準差區間可增加統計維度:
- STH CB +2σ: 14.16 萬美元
- STH CB +1σ: 12.51 萬美元
- STH 成本基礎: 10.54 萬美元
- STH CB -1σ: 9.21 萬美元
關鍵觀察在於比特幣價格始終高於短期持有者成本基礎,這是市場走強的積極訊號。此外本週期所有主要頂部結構中,價格均在 +1σ 區間遇阻,當前格局亦不例外。
宏觀視角顯示在決定性突破前,比特幣可能維持 10.5 萬 – 12.5 萬美元區間震盪。若有效突破,14.1 萬美元區域 (對應 +2σ 區間) 可能成為下一個強阻力位,此處鏈上指標預示賣壓可能急劇增強。
透過分析短期持有者內部子群組的成本基礎,可構建「快慢成本基礎帶」作為短期市場情緒的動能指標。當前價格仍高於所有短期子群組成本基礎,顯示市場強度。值得注意的是,24 小時至 3 個月持倉者的成本基礎帶 (11 – 11.7 萬美元) 與成本基礎分佈圖中的低量區高度重合。
多項獨立指標的共振強化了該價格區域的重要性,暗示其可能成為回調時的關鍵支撐。
為深入觀測子群組動能,我們採用等權複合指標衡量盈利子群組數量佔比。該指標長期高於均值並趨近 +1σ 水平,表明當前市場動能穩健,多數新投資者仍處於盈利狀態。
總結
上週末比特幣的韌性經歷嚴峻考驗,市場高效消化了 8 萬枚 BTC (價值 96 億美元) 的拋售,這是其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獲利了結事件之一。儘管交易規模驚人,價格仍迅速企穩於歷史高點附近,彰顯當前市場流動性的深度與成熟度。
目前比特幣維持 10.5 萬 – 12.5 萬美元區間震盪。有效突破該區間可能改變市場格局,使 14.1 萬美元成為下一個焦點,鏈上指標顯示該區域可能出現劇烈獲利了結。反之,當前價格下方 11 – 11.5 萬美元的低量區值得密切關注,若出現回調,該區域將成為關鍵觀察位。
📍相關報導📍
你的電腦正在幫駭客挖比特幣!3,500個網站遭植入「挖礦腳本」,隱形劫持讓用戶毫無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