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分析師 Eric Balchunas 7 月 11 日透過 X 平台發文表示,資管巨頭貝萊德推出的比特幣現貨 ETF IBIT,僅僅用了 374 天時間,管理資金規模就突破了 800 億美元,是史上最快達到這一規模的 ETF 產品,遠遠快過 Vanguard S&P 500 ETF(VOO)先前 1,814 天的紀錄。
(前情提要:2025虛擬衍生性商品論壇》台灣催生比特幣ETF!接軌傳統金融開啟千億級潛力)
(背景補充:渣打銀行報告:比特幣Q3衝135000美元,ETF儲備熱潮帶頭、小心高槓桿波動)
彭博分析師 Eric Balchunas 7 月 11 日透過 X 平台發文表示,資管巨頭貝萊德推出的比特幣現貨 ETF IBIT,僅僅用了 374 天時間,管理資金規模就突破了 800 億美元,是史上最快達到這一規模的 ETF 產品,遠遠快過 Vanguard S&P 500 ETF(VOO)先前 1,814 天的紀錄。
$IBIT blew through the $80b mark last night, fastest ETF to get there in 374 days, about 5x faster than the previous record, held by $VOO, which did it in 1,814 days. Also at $83b it's now 21st biggest ETF overall.. via @JackiWang17 pic.twitter.com/a0LuvfeSek
— Eric Balchunas (@EricBalchunas) July 11, 2025
三大推力:時機、費率、資金洪流
IBIT 的出場踩在監管逐漸明朗、投資人急需合法管道的節點,精準捕捉了市場需求。雖然 0.25% 的費用率高於貝萊德追蹤標普 500 的 IVV(0.03%),但其龐大規模讓貝萊德的年營收可望達到 1.9 億美元。
資金面則更加直白:短短一年,IBIT 吸走了現貨比特幣 ETF 總流入的 96% 資金,連歐洲銀行 UniCredit SpA 都以 IBIT 為基礎發行憑證。品牌信任加上流動性優勢,形成了正向循環。
貝萊德吸睛利器
貝萊德內部,IBIT 已是第三大「吸金機」,年營收僅落後 iShares Russell 1000 Growth ETF(IWF)約 900 萬美元,但隨時可能晉升第一。美國市場上,它手握約 70 萬顆比特幣、占比 56%,徹底超車了灰度的 GBTC。
彭博 ETF 分析師 Eric Balchunas 形容 IBIT 的擴張速度「前所未見」:
「374 天就衝破 800 億美元,這種成長節奏以前只在科技新創身上看過。」
里程碑之外:排名第 21,下一站更高
另外,放眼全球 ETF 市值排行榜,IBIT 已排在第 21 位。對一檔發行僅一年多的產品而言,這是不折不扣的異數,也映照出投資人對數位資產的高度興趣。
從速度到規模,IBIT 寫下了 ETF 的新篇章,更替比特幣在華爾街爭取到前所未有的版圖。未來它能否繼續攀升,值得我們保持關注。
📍相關報導📍
天橋資本創辦人警告:企業囤比特幣必退燒,投資人可直接買幣、沒必要買ETF支付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