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基金會發文再次重申了其兩大願景,並提出基金會關注的四大重點領域,以期將以太坊真正打造成全球金融網路的核心基礎建設。
(前情提要:Bankless談「以太坊兩面性」:暴漲潛力與市場失望原因)
(背景補充:以太坊「苦 EF 久矣」,新的「社群基金會」能否重燃 ETH 信仰?)
以太坊基金會 (EF) 7 月 9 日發佈官方部落格文章《The Future of Ecosystem Development at the EF》,再次重申了其兩大願景,並提出基金會關注的四大重點領域,以期將以太坊真正打造成全球金融網路的核心基礎建設。
兩大目標:擴大使用率與強化韌性
文章指出,該 EcoDev(生態系統開發)策略首先鎖定「最大化使用率」與「最大化韌性」。前者將透過教育、優化 UI/UX 以及企業級模板,降低大眾與企業採用門檻。例如星巴克 Odyssey 專案導入 Enterprise Toolkit 後,鏈上燃料費減少 40%。後者則聚焦在「兆級美元安全 (1TS)」、多元客戶端以及高強度安全審計上,確保網路的抗風險能力。
四大領域:從加速到排障
為推動目標落地,EF 將資源分配至四大場域:
- 生態系加速 (Ecosystem Acceleration):四支專業團隊負責企業關係、開發者成長與去中心化應用支援,協助新創計畫快速成長。
- 生態系放大 (Ecosystem Amplification):Digital Studio 用內容說故事;Ethereum Everywhere 策劃全球活動;EcoDev Automation 引入 AI 自動化,提升推廣效率。
- 生態系支援 (Ecosystem Support):Ethereum Support Program 與策略資金計畫提供補助,Launchpad 孵化專案,即便失敗也能累積經驗。
- 長期生態系障礙排除 (Long-Term Ecosystem Unblocking):團隊將與政策制定者協調,如歐盟 MiCA 和香港牌照,同時深化學術合作,掃清長期阻礙。
據了解,今年以來以太坊日均手續費下滑了 35%,但企業合約部署量卻激增 70%,顯示企業需求正迅速攀升。專家分析,此次公告被視為 EF 對監管與競爭雙重壓力的回應。
競合態勢與後續觀察
值得注意的是,EF 與新成立的 Ethereum Community Foundation(以太坊社群基金會)分工各有不同:前者深耕公共基礎建設,後者則聚焦 ETH 市值增長。二者未來能否實現 1+1 大於 2 的成效,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另外,從宏觀角度看,美國減稅政策有望釋放更多風險資本,為以太坊衝刺兆級美元安全層提供助燃。能否實現最終目標,還要取決於以太坊生態是否能夠在「更快、更安全、更易用」三條軸線同步共振。
📍相關報導📍
信用卡點數可換比特幣、以太坊!日本金融巨頭 SBI 改寫加密貨幣入場起點
SharpLink Gaming加倉7,689枚以太坊持倉破20萬,SBET暴漲46%;BTCS建立ETH儲備後股價跳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