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BNB創下歷史新高,背後隱藏了哪些趨勢與商業脈動?本文詳細整理給你看。
(前情提要:幣安CZ預告:FOMO季節要來了!建議投資者緊盯「山寨幣指數」)
(背景補充:幣安執行長Richard Teng在台演講:2024後加密貨幣已成主流!台灣需緊握人才優勢 )
2025年7月,美國納斯達克與亞洲經濟特區幾乎同一時間釋放一個重大訊號:BNB,這個過去被視為「交易所平台幣」的加密資產,正逐步進入主流資本世界的資產配置清單。從企業報表到國家儲備,似乎正將BNB從散戶在交易所的機會參與工具,轉換為被主權國家級與機構認同的資產,更有些人將其與比特幣(BTC)、以太幣(ETH)同列為數位資產儲備,該趨勢值得令我們長期觀察。
兩大上市公司進場:趁BNB低點屯幣
7月16日,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Windtree Therapeutics(股票代號:WINT)公告,與Build and Build Corp簽署一項價值6,000萬美元的證券購買協議,總潛在金額高達2億美元。根據協議內容,該筆資金將用於建立以BNB為核心的企業加密財庫,為該公司提供直接的BNB價格曝險。
這並非個案,CZ在6月時曾表示不只一家,7月初有納斯達克另一間上市公司、晶片製造商(股票代號:NA)也宣布,斥資5,000萬美元購入74,315枚BNB,平均購買價格為每枚672.45美元。
Nano Labs表示僅是長期配置策略的一部分,該策略目標是逐步將10億美元資產轉換為BNB,其中5億美元來自可轉換債券。根據公司公開資料,Nano Labs目前持有的數位資產總值已達1.6億美元,顯示該公司在數位資產配置上有著長期且積極的佈局。而在昨天(23)Nano Labs 已增持12萬顆BNB,顯示其加密儲備決心。
華爾街主流訊號:BNB儲備有需求
從上述兩家納斯達克企業的操作來看,並非將BNB視做一個單純交易所生態代幣,而是可做為企業級資產配置工具,這反映出傳統資本世界正在調整其對數位資產的風險認知與投資想法。
而早在五月,世界前五大基金公司、管理資產規模達800億美元的范達(VanEck)也早就看到可能的商機,在SEC官網的公告文件顯示,BNB 相關 ETF 已遞交申請,同時包含質押收益等等,這顯示了成熟的華爾街主流公司,早就看到了客戶對於 BNB 等代幣的需求,並進一步尋求提早佈局。
在近期,CZ 自家 YZi Labs 更是宣布要支持 10X Capital 成立 BNB 儲備公司,還計畫 IPO 上市,反應了BNB生態正在進入各個主流資本的選項當中,並且有機會搭上這波加密上市浪潮。
BNB登上主權戰略儲備
撇開企業面,BNB甚至正被納入主權層級的資產儲備體系,成為價值儲備與經濟的背後基石。例如不丹的格列普正念城市(Gelephu Mindfulness City,簡稱GMC)經濟特區,正式將BTC、ETH與BNB納入其官方戰略儲備資產清單。
根據該特區網站資訊,BNB之所以獲選,是因其具備高市值、強流動性,以及運行於成熟且安全的公鏈(BNB Chain)之上。
2025年5月,幣安創辦人趙長鵬(CZ)訪問吉爾吉斯期間,亦曾建議當地政府在其擬定的「國家級加密資產儲備」中,考慮納入BNB與BTC、雖然相關政策尚未正式落地,但這一BNB的「主權資產潛力」正在被一些國家認真評估中。
鏈上交易量暴增兩倍,BNB的儲備價值
BNB誕生之初,是作為幣安交易所用戶減免手續費的激勵機制;幾年間,它逐步成為支撐整個BNB Chain生態系的核心資產,也是首個全球第一個交易所代幣,轉型成為鏈上核心代幣的成功案例,而如今它正向「戰略資產」進化。
BNB擁有足夠市值與流動性,在價格與風險控管上具備可預期性;另一方面,其背後的BNB Chain生態與全球化業務佈局,使BNB不再是孤立代幣;第三方面是其作為BNB公鏈上的區塊鏈基礎建設、去中心化金融(DeFi)、甚至現實世界資產(RWA)相連的價值承載體。
根據鏈上數據公司Nansen 顯示,BNB Chain的鏈上數據、交易數量出現明顯的增長,自4月起交易量變兩倍、每日突破14萬筆交易。
如此特性使BNB在企業與國家級投資人眼中,開始具備比許多加密資產更高的「可整合性」與「功能彈性」,可嵌入多種資本結構與儲備模型之中。
多元加密資產儲備時代來臨,散戶機會在哪?
比特幣與以太幣作為數位黃金與智能合約,早被視為主流資產,當商業與主權開始將BNB開始與兩者並列,進入企業財庫與國家儲備的層級,這可能意味著「加密資產」的認同已經進入多元化階段。
不能單純的看待代幣需缺性,而是從開始以幣圈實用角度看並轉向主流——從抗傳統金融的「另類資產」,變為與傳統金融融合的「新標準配置」。
資本重組的競賽中,企業與國家主權正在思考的是,在法幣面臨風險的世界中,除了比特幣與以太幣等高成本的選項,還有哪些還來得及參與、並且有現成生態系與穩固價值認同的資產?
而對散戶來說,新的數位資產儲備時代,新的代幣被儲備採用,又可能是一個還尚未被激烈競爭的新賽道,過去幣圈的經驗告訴我們,早期領悟者通常收益頗豐。
回歸新聞開頭,BNB的儲備認同,為我們證明新時代的到來,在大廚被,有生態、應用場景、穩固價值的資產就值得被作為一種儲備形式。
BNB幣價年內破千美元?
近期BNB 已突破多次關鍵區間,如 $700–723、$723–748 美元等,並在 23 日突破 800 美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顯示強勁上攻趨勢,許多人更關心的是,機構與市場預估的目標價可能在哪裡?
在五月渣打曾喊出BNB在2028年達到2725美元的目標價,當時引起業界譁然;但 Nano Labs創辦人孔劍平近期透露,他認為BNB市值僅ETH三分之一,因此短期內1000美元的目標並非太難,他也看好這次牛市有望突破2000大關。
而土耳其經濟學家、Halkbank財務分析師也注意到了這波BNB熱潮,他認為短期可能就會觸及900美元水位,不過可能存在回調可能,不過過一陣子有望挑戰1162美元區間。
總體來說,在BNB創新高後,一種新興資產的面貌正在被人們所逐漸接受,日前唱多的渣打等機構言論也正在被重新重視。
在加密資產中唯一性是最重要的屬性,而在比特幣、以太坊後,人們或許正尋求更與眾不同的資產儲備屬性,BNB這樣有著獨立公鏈生態與交易所資本等的複合形式,對於散戶來說,持有BNB的潛在機會或許比ETH、BTC更大,後續是否會出現散戶加倉BNB、甚至購買BNB儲備公司股票的熱潮,這值得我們持續觀察。
📍相關報導📍
美股藥企Windtree Therapeutics擬建立「2億美元BNB儲備」,CZ喊:更多BNB微策略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