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1 憑藉美元錨定機制、強力政治支援及生態擴展套件迅速崛起,市值達 21 億美元。本文源自Oliver,火星財經所著文章,由 ForesightNews 整理。
(前情提要:川普家族項目WLFI反駁指控:USD1強化美元地位,平台營運透明合規 )
(背景補充:鮑爾別怕!美最高法院下聖旨:保障聯準會獨立地位,川普不得任意拔官 )
2025 年 5 月 22 日,比特幣一舉突破 11 萬美元的歷史新高,加密市場沸騰了。然而,比特幣的輝煌只是這波熱潮的開場白,一枚名為 USD1 的穩定幣卻悄然搶佔了舞臺中央。作為川普家族背書的 DeFi 專案 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I)推出的美元錨定穩定幣,USD1 在幣安宣佈支援其交易對後,掀起了一場生態代幣的狂歡。短短一天之內,與 USD1 相關的代幣 BUILDon 暴漲 480%,usd1doge 飆升 10 倍,市場情緒被徹底點燃。
幣安「點火」:USD1 交易對引爆市場
5 月 22 日晚 8 點,幣安正式上線 USD1 交易對,成為繼 HTX 和 MEXC 之後第三家支援 USD1 的主流交易所。這一訊息如同投向市場的重磅炸彈,迅速引爆了與 USD1 相關的代幣行情。幣安 Alpha 平臺上的 BUILDon(代幣 B)首當其衝,6 小時內暴漲 480%,單日漲幅更是高達 192%,市值突破 2.2 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社群裡,投資者們興奮地討論著:「USD1 這是要接棒 FDUSD,成為幣安的新寵啊!」
BUILDon 並非孤例。與 USD1 掛鉤的 meme 幣 usd1doge 在 24 小時內實現了 10 倍的驚人漲幅,市值從 13 萬美元一度飆升至 200 萬美元,儘管隨後回落至 73 萬美元,但其表現依然令人瞠目結舌。另一枚代幣 EAGLE 也不甘示弱,作為以太坊鏈上首個與 USD1 相關的專案,日內最高漲幅達到 1067%,市值一度觸及 374 萬美元。幣安漲幅榜上,LISTA 和 STO 等代幣同樣表現亮眼,分別上漲 46.62% 和 20%,市場對「WLFI 概念」和「幣安系」專案的信心被迅速推向高點。
這場熱潮的直接導火索,正是幣安對 USD1 的支援。USD1 由 WLFI 於 2025 年 3 月推出,定位為 1:1 錨定美元的穩定幣,儲備資產由短期美債和美元存款 100% 支援,託管機構為 BitGo Trust Company。憑藉川普家族的強力背書,共同創辦人 Eric Trump 的參與讓 USD1 自帶流量。兩個月內,其市值從 1.28 億美元飆升至 21 億美元,躋身全球前七大穩定幣。更重要的是,USD1 在 BNB 鏈上的流通量佔比高達 90%,而幣安此次上線的交易對無疑為這一生態注入了新的活力。
熱錢湧動:川普標籤的催化效應
USD1 的崛起並非偶然,它背後是「美元熱錢 + 川普標籤」的雙重加持。5 月初,阿布扎比投資機構 MGX 通過 USD1 向幣安注資 20 億美元,這一事件不僅推高了 USD1 的市值,也讓市場看到了其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幣安創辦人趙長鵬在 5 月 16 日公開表示,這筆投資完全通過 USD1 完成,與市場上炒作的 TRUMP meme 幣無關。這一表態進一步為 USD1 正名,也讓投資者對幣安與 USD1 的深度繫結充滿期待。
更引人注目的是,USD1 的背後還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地緣政治佈局。5 月 23 日,《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報導,川普的中東特使史蒂夫・維特科夫(Steve Witkoff)早在川普就職前一個月就已飛往阿聯酋,商討地域問題並參與了一場加密主題會議。其子、WLFI 創辦人 Zach Witkoff 在向加密公司推介時,將川普比作「教父」,並宣稱 WLFI 將充分利用美國日益寬鬆的加密貨幣監管政策。不僅如此,Zach Witkoff 還曾訪問巴基斯坦,與政府高層會面,提出利用區塊鏈技術將該國稀土礦產買賣「代幣化」的設想 —— 幾周後,這些官員便與川普政府就印巴停火協議展開談判。而幫助 WLFI 牽線部分海外行程的,正是幣安創辦人趙長鵬(CZ),儘管 WLFI 發言人澄清 CZ 僅為 Zach 的朋友,而非「中間人」。此外,WLFI 團隊還與海灣地區企業商討代幣購買事宜,暗示此類交易可能助力它們在美擴張,但這一說法被公司發言人否認。這一系列動作顯示,USD1 的野心遠不止於穩定幣市場,而是試圖通過加密技術與地緣政治深度結合,開啟新的局面。
社群裡,有人猜測幣安正在通過 Alpha 平臺「試水」USD1,意圖將其打造成 BNB Chain 的核心穩定幣。畢竟,USD1 已經通過 Chainlink 的 CCIP 協議實現了多鏈部署,覆蓋以太坊、BNB Chain 和 Tron 鏈,其生態擴張的速度令人咋舌。WLFI 共同創辦人 Zack Witkoff 曾在 5 月 1 日透露,USD1 將原生部署到 Tron 鏈上,這一決定與 Tron 創辦人孫宇晨的投資密切相關。作為 WLFI 的最大個人投資者,孫宇晨投入了 7500 萬美元,其影響力無疑為 USD1 的多鏈佈局提供了助力。
生態代幣的狂歡:機會與泡沫並存
USD1 交易對的上線,不僅讓幣安生態內的代幣迎來了暴漲,也讓投資者嗅到了 Alpha 機會。以 BUILDon 為例,這枚通過 Four.meme 平臺公平發射的代幣,原本只是宣傳 BSC 建設文化的吉祥物,卻因 WLFI 的支援和 USD1 的熱潮而成為市場焦點。PancakeSwap 資料顯示,BUILDon 7 日交易量高達 2.2 億美元,遠超其他代幣,而其 7 天平均交易次數也達到 27487.9 次,顯示出市場對其的高度關注。WLFI 官方宣佈購入 B 代幣並啟動 USD1 建設計劃,這一舉動被視為 USD1 生態的重要訊號,迅速點燃了投資者的熱情。
與此同時,與 WLFI 合作的協議代幣也成為市場追逐的物件。Lista DAO 的代幣 LISTA 在 5 月 22 日上漲 46.62%,其借貸產品 Lista Lending 上線了 USD1Vault,為 USD1 在 BNB Chain 提供了首個應用場景。StakeStone 的代幣 STO 則因與 USD1 的整合計劃而上漲 20%,其跨鏈收益產品為 USD1 使用者提供了更高的資產利用率。這些合作不僅提升了 USD1 的實用性,也為相關專案帶來了流量和資金的加持。
然而,熱潮之下,泡沫的影子也若隱若現。usd1doge 和 EAGLE 的價格在短時間內大幅回落,顯示出市場投機情緒的濃厚。社群裡,有人興奮地討論著「下一枚 10 倍幣」,也有人冷靜地提醒:「這種暴漲往往是短期的,追高風險不小。」的確,USD1 生態內的代幣熱潮雖然帶來了機會,但其可持續性仍需觀察。
USD1 的野心:從支付工具到生態核心
USD1 的成功不僅在於交易對的熱潮,更在於其生態建設的全面開花。它已整合超過 10 個 DeFi 協議,包括 Venus Protocol、Meson Finance 和 Pyth Network 等,覆蓋借貸、跨鏈交易和預言機服務等多個領域。在消費場景上,USD1 也展現了強大的拓展能力。去中心化錢包 TokenPocket、HOT Wallet 以及 Web3 旅行平臺 Umy 均已支援 USD1,使用者可以通過 USD1 預訂全球超百萬家酒店。支付生態 Pundi X 也全面接入 USD1,為其在零售場景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WLFI 共同創辦人 Zach Witkoff 表示,USD1 的目標是為機構客戶提供安全、高效的跨境支付工具,未來還將與傳統零售 POS 系統整合。這樣的願景讓人不禁聯想到 USDT 和 USDC 的成功之路。然而,USD1 要挑戰穩定幣市場的「雙巨頭」,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其儲備資產的透明度和錨定機制的穩定性需要經受市場考驗,而川普標籤帶來的政治風險也不容忽視。
小結
USD1 的崛起為幣安生態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也為加密市場帶來了新的敘事。從 BUILDon 的暴漲到 LISTA、STO 的聯動,市場對「川普概念」的追捧正在掀起一波熱潮。對於投資者而言,USD1 生態內的 Alpha 機會或許正暗藏其中,但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在這場加密盛宴中,保持冷靜和理性顯得尤為重要。USD1 能否在穩定幣市場中站穩腳跟,甚至挑戰 USDT 和 USDC 的地位?這場由川普家族背書引發的熱潮,或許只是故事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