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B Chain 指標性 DeFi 協議 Alpaca Finance 宣布停止營運,代幣遭幣安下架及市場壓力為主因。
(前情提要:觀點》TVL回升,老 DeFi 正在組隊幹掉單機仔 )
(背景補充:美國法官推翻 Mango 駭客欺詐罪「認無管轄權」:DeFi 去中心化犯罪誰能管? )
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傳出震撼消息,曾在 BNB Chain 上引爆熱潮的 DeFi 協議 Alpaca Finance,在核心代幣 ALPACA 遭到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 Binance 下架後,正式宣布將逐步結束所有產品與服務,此舉成為了協議退場 DeFi 領域的知名案例,也引發眾多用戶與創新者思考,如何在創新、追隨潮流、永續營運中取得平衡。
官方聲明
Alpaca Finance 於 2025 年 5 月 26 日透過官方 X (前 Twitter) 平台發布聲明,證實了這項艱難的決定。作為一個知名的槓桿收益耕作(leveraged yield farming)協議,Alpaca Finance 團隊表示:
「經過內部深思熟慮和審慎評估後,為了保障社群利益並確保一個平穩、安全的關停過程,我們做出了逐步結束 Alpaca Finance 所有產品和服務的決定。」
根據官方規劃,預計在 2025 年 6 月第一週開始,平台將禁止所有農場(farms)開立新倉位。隨後,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所有剩餘的活躍倉位將被自動關閉。為方便用戶提取資金,其前端操作介面將持續運作至 2025 年年底。在宣布停止營運的當天(5 月 26 日),其原生代幣 ALPCA 價格在過去 24 小時內應聲下跌約 16%,直接反映了市場對此消息的反應 :
- 六月第一週:停止舊用戶開設新倉位
- 六月底:自動關閉所有倉位
- 2025年底:前端操作介面關閉
中心化決定去中心化命運
Alpaca Finance 在聲明中明確指出,Binance 於 2025 年 4 月決定下架 ALPACA 代幣,對其造成了「另一個重大打擊」。Alpaca Finance 方面認為,幣安的這一決策不僅嚴重限制了 ALPACA 代幣的市場可及性,也削弱了項目方有效利用剩餘資金推展新業務計畫的能力。
儘管 Binance 並未公開說明下架 ALPACA 的具體原因,但交易所通常會基於項目發展進度、市場流動性、交易量以及團隊承諾等多方面因素進行定期評估。除了交易所下架的直接衝擊外,Alpaca Finance 也坦承,整體 DeFi 市場環境的劇烈演變是其最終選擇停止營運的另一主因。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且趨於飽和,同時項目也面臨巨大的財務壓力,因其主要依賴協議自身收入,但在總鎖倉價值(TVL)和整體市場收益持續萎縮的背景下,已難以維持健康營運。據了解,儘管 Alpaca Finance 團隊曾嘗試推出如 AUSD 穩定幣和名為 AIperp 的去中心化永續合約交易所等新產品以尋求突破,但在整體熊市及不利的市場環境下,這些努力均未能取得預期成效。
昔日在台「羊駝」熱潮:兩個群互打照面
回顧 Alpaca Finance 的發展歷程,其曾以所謂的「公平發行」(fair launch)無預挖模式在初期吸引了市場的廣泛關注,並憑藉在 BNB Chain 上的耕耘積累了相當數量的用戶,更是推出功能性的 NFT 來擴展其在 GameFi 上可能地探索,可說 Alpaca Finance 在緊跟市場潮流方面,可為做足了功課與力度。
在台灣本地部分,Alpaca Finance 的推廣力度也不容小覷,其在社群上更常與另一個也以羊駝為名的NFT「Alpacadabraz」相提並論,而以 Alpacadabraz 為主的「羊駝群」也經常在線下活動與群聊中,提醒用戶與Alpaca Finance 社群的不同,可見 Alpaca Finance 當時在台灣的熱度。
對市場的啟示
Alpaca Finance 的案例提醒所有市場參與者,即便有一定知名度和用戶基礎的 DeFi 項目,即使在追逐市場潮流與行銷不留餘力,但在長期穩定營運方面依然面臨著巨大挑戰,預期其協議的核心競爭力與永續性,可能是評估 DeFi 及 NFT 項目的最重要元素。
總結而言,Alpaca Finance 的停止營運是 Binance 下架其核心代幣,使得代幣本身失去流動性,引爆後續的財務壓力等多重因素交織作用下的結果,儘管其與台灣「羊駝群」NFT 的關聯更多是話題性的連結,而非直接的項目從屬,但這一事件再次突顯了在快速迭代的區塊鏈世界中,任何項目生存與發展都充滿變數。
這次事件也為整個 DeFi 生態系統的永續發展敲響了警鐘,促使業者與用戶共同思考如何在創新與營運風險之間取得平衡。
📍相關報導📍
Animoca 喊「鏈上學貸」將帶動 Defi 爆發,Yat Siu:規模達三兆美元,年輕人可學習賺幣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