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聯準會傳聲筒」之稱的華爾街記者 Nick Timiraos,針對此次美國聯準會繼續維持利率不變的決議作出分析,稱聯準會的謹慎態度源於美國經濟的獨特挑戰,因為聯準會擔心,提前降息以支持經濟可能在短期內推高物價,特別是在美國剛經歷高通膨時期後。
(前情提要:快訊》比特幣攻破10萬美元大關!川普嗆Fed主席「沒降息」)
(背景補充:非農就業太強!Fed傳聲筒:6月降息機會大減,高盛、巴克萊改口「要等7月」)
與外界預期相符,美國聯準會(Fed)在最新一次的利率決議會議上,並未因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帶來的潛在通膨壓力而採取降息措施。Fed 主席鮑爾更在會後記者會直言,現階段美國經濟前景仍高度不確定,失業率與通膨上升的風險已加重,在此情勢下不適合降息,與其他主要經濟體(例如歐洲)的貨幣政策形成鮮明對比。
Fed 傳聲筒解釋為什麼沒降息?
對此背景,有「聯準會傳聲筒」之稱的華爾街記者 Nick Timiraos,透過《華爾街日報》在一篇專文中進行深入分析。
Nick 指出,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在新聞發布會上多次強調了「等待」的重要性,共使用了該詞的某種形式 22 次,表明聯準會傾向於在獲得更多經濟數據之前避免倉促行動。鮑爾表示:
「我們認為,等待進一步觀察的成本相當低,所以這就是我們現在的做法。」
Nick 進一步解釋,聯準會的謹慎態度源於美國經濟的獨特挑戰。與歐洲、加拿大和英國等經濟體不同,美國因川普的關稅政策而面臨進口商品價格上漲的風險,這可能加劇通膨壓力。
聯準會擔心,提前降息以支持經濟可能在短期內推高物價,特別是在美國剛經歷高通膨時期後。Nick 援引鮑爾的說法指出:「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並不能夠預先採取行動,因為在看到更多數據之前,我們實際上不知道對數據的正確反應是什麼。」這與 2019 年不同,當時聯準會因應川普首次對中國發動貿易戰而三次降息以支撐經濟。
此外,Nick 還指出,聯準會與歐洲央行(ECB)、加拿大央行和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的立場存在顯著差異。造成這一差異的原因在於,這些經濟體未對進口商品加徵大規模關稅,因此主要關注的是需求疲軟和勞動力市場走弱的影響,而無需應對價格上漲的壓力。
鮑爾暗示,只有在看到經濟急劇放緩的明確證據後,聯準會才會考慮降息,且可能會迅速採取行動。
何時開始降息?市場預測不同
對此背景,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經濟學家預測,聯準會可能在 2025 年 9 月開始降息、而高盛(Goldman Sachs)則認為,聯準會將從 7 月起,在今年內降息三次。
他們同時預計,歐洲央行還將繼續以每次 0.25 個百分點的幅度降息至 9 月,使其目標利率降至 1.5%。高盛首席經濟學家 Jan Hatzius 對此就表示,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可能導致中國對歐洲的出口激增,從而使歐洲核心通膨率(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價格)下降 0.5 個百分點。他指出:
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數字,因為它相當於通膨率從略高於 2% 到略低於 2% 的差異。若歐洲通膨率最終低於 2%,可能將說服歐洲央行內部更多鷹派成員支持進一步降息。
另外據芝商所 FedWatch 工具顯示,此次利率決議公佈後,伴隨鮑爾的講話,市場認為 6 月 Fed 仍將維持利率不變的機率高達 82.8%,較一周前的 41.8% 大幅上升。而認為 7 月會啟動降息的機率,目前為 51.2%,略高於繼續保持利率不變的機率(40%)。
📍相關報導📍
美國智庫開噴川普鮑爾:聯準會降息過頭「通膨要爆了」,經濟學已全面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