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已簽署 12 國關稅通知函,預計 7 日寄出。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相關談判目前仍持續進行中,會盡力守住台灣最敏感的產品。
(前情提要:美國財長貝森特:9月聯準會肯定會降息!川普關稅沒讓通膨更嚴重)
(背景補充:關稅下週宣布!川普狂嗆「僅少數國家達成協議」:美國能做任何想做的事)
美國總統川普昨日在空軍一號上表示,他已簽署 12 個國家的關稅通知信,預定周一(7日)寄出。距離 90 天暫緩期結束只剩三天(7 月 9 日),川普政府選擇提前行動,向未談妥的國家逐步寄出「將被課多少稅」的信函,意在提醒:想留在美國市場,先付代價。
英中越已談好協議,台灣呢?
目前英國、中國、越南已談出較低稅率,可暫時鬆一口氣,但其他約 170 國包括台灣將面臨關稅回升,行政院長卓榮泰昨(5)日在雲林斗南鎮農會視察時透露,台美相關談判仍在進行,工業與農業是談判過程中最重要的項目之一,政府會在兼顧國際經貿檢驗標準及規範原則下,盡力取得平衡,並守住台灣最敏感的產品。
他強調:「相關談判目前仍持續進行中,後續將適時對外說明。」
糧安成台灣戰略重點
卓榮泰還指出,俄烏戰爭、中東衝突以及日本因災導致的稻米短缺,凸顯糧食儲備的重要性。政府將透過《強化國安韌性特別條例》編列 1,500 億元強化國土安全,並撥 8 億元升級糧倉設備,導入 AI 科技管理系統,以提升儲糧品質與效率,確保緊急狀況下穩定供應。
他補充,農業部已擴大契作面積至約 4 萬 5 千公頃,並推動「1集、2轉、3加3」計畫,提供每公頃獎勵補助,同時補助糧倉增設發電設備,強化防災韌性。
7 月 9 日後的三種劇本
此前美國財政部長 3 日接受外媒訪問時,聲稱全球約 100 個國家將支付 10% 的對等關稅,市場期望台灣也會是其中一員,但是就算是 10%,對於半導體產業來說也可能是極大的負擔,不可不慎防。
目前專家預測 7/9 後可能的三種情境是:
一、全額恢復四月提出的稅率或再提高關稅,但機率不高;
二、分階段加稅,留少量談判空間,機會較大;
三、當然也不排除再延長寬限期,就看川普的意願。
📍相關報導📍
中國比特幣礦機三雄「德州蓋工廠」,應對30%關稅下美國算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