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創辦人 Pavel Durov 在台灣時間 29 日在法國出庭,對於被檢方指控的罪名全部否認。
(前情提要:Telegram創辦人Pavel Durov獲准7/10離開法國:限時14天,目的地僅限杜拜 )
(背景補充:Pavel Durov:Telegram Premium用戶破千萬人!將上線「附近的企業」功能 )
巴黎時間 2024 年 8 月,Telegram 創辦人 Pavel Durov 突然在法國被捕,消息震撼科技與金融圈。這位 40 歲俄裔億萬富豪長年主打「保護用戶隱私」,卻被指法國檢方指控 TG 平台成為毒品、詐騙、恐怖宣傳與兒童性剝削的溫床。
檢方以「共謀」罪名向他提出多項刑事指控,最高可判 10 年徒刑、罰款 50 萬歐元。若部分嚴重罪責成立,刑期恐上看 20 年。
案件走到 2025 年,Durov 已三度前往巴黎法院出庭應訊。
指控焦點
法國檢方認為,Telegram 的高度加密與低度審查政策,讓組織犯罪集團能在公眾視線之外進行毒品販運、網路詐騙,甚至散布恐怖主義內容。
過去 Telegram 主要依賴用戶舉報,並未採取主動監控手段,與其他主流社群的「先過濾再發布」策略明顯不同。檢方於是把矛頭對準最高負責人,指稱 Durov 在明知犯罪活動快速增長下,仍未採取足夠措施,等同放任非法內容擴散。
Durov 在 2024 年 12 月的首次訊問中否認犯罪意圖,但承認違法訊息的規模確實變大,並承諾強化內容審查。
司法進度
法國當地 28 日,Durov 第三次出庭,在庭上他依然不承認任何檢方起訴的犯行。
法官將他的出境限制延伸至可前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每次停留不超過兩週。
Durov 的律師團隊已對起訴程序及調查合法性提出質疑,並把戰線延伸到歐盟層級,要求歐洲法院先行釐清平台責任與隱私保障的邊界。同時,法國檢調注意到 Telegram 與本地警方在組織犯罪追查上合作度提高,外界推測 Telegram 正悄悄調整策略。
隱私與公共安全對立
Telegram 以高度加密與最小化數據留存聞名,吸引全球超過 9 億用戶,也讓政治異議人士與敏感資訊得以在監管環境下傳遞。
然而,TG 的技術框架也為犯罪組織提供隱蔽空間。這場案件讓「自由通信」與「社會防護」的張力全面浮現,若某國政府強化審查,隱私與言論自由可能受損。Durov 自稱平台應保持中立,但法國檢方態度表明,「中立」不再被視為逃避治理責任的理由。
無論判決結果如何,Telegram 案已成全球監管史上的重要前例。對 TG 投資人而言,Pavel Durov 承擔的個人風險正迅速升高。對政策制定者與公民社群而言,科技平台要在保護隱私與停止犯罪間提出可驗證的平衡方案,恐成「新常態」。
這場通訊工具的審判仍在進行,Pavel Durov 下一次的開庭日期尚未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