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完整懶人包】認識比特幣!原理與應用全面解析|動區新手村
  • Account
  • Account
  • BlockTempo Beginner – 動區新手村
  • Change Password
  • Forgot Password?
  • Home 3
  • Login
  • Login
  • Logout
  • Members
  • Password Reset
  • Register
  • Register
  • Reset Password
  • User
  • 不只加密貨幣,談談那些你不知道的區塊鏈應用|動區新手村
  • 動區動趨 BlockTempo – 最有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 (比特幣, 加密貨幣)
  • 所有文章
  • 最完整的「區塊鏈入門懶人包」|動區新手村
  • 服務條款 (Terms of Use)
  • 關於 BlockTempo
  • 隱私政策政策頁面 / Privacy Policy
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
  • 所有文章
  • 搶先看
  • 🔥動區專題
  • 🔥Tempo 30 Award
  • 加密貨幣市場
    • 市場分析
    • 交易所
    • 投資分析
    • 創投
    • RootData
  • 區塊鏈商業應用
    • 金融市場
    • 銀行
    • 錢包
    • 支付
    • defi
    • 區塊鏈平台
    • 挖礦
    • 供應鏈
    • 遊戲
    • dApps
  • 技術
    • 比特幣
    • 以太坊
    • 分散式帳本技術
    • 其他幣別
    • 數據報告
      • 私人機構報告
      • 評級報告
  • 法規
    • 央行
    • 管制
    • 犯罪
    • 稅務
  • 區塊鏈新手教學
  • 人物專訪
    • 獨立觀點
  • 懶人包
    • 比特幣概念入門
    • 從零開始認識區塊鏈
    • 區塊鏈應用
  • 登入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所有文章
  • 搶先看
  • 🔥動區專題
  • 🔥Tempo 30 Award
  • 加密貨幣市場
    • 市場分析
    • 交易所
    • 投資分析
    • 創投
    • RootData
  • 區塊鏈商業應用
    • 金融市場
    • 銀行
    • 錢包
    • 支付
    • defi
    • 區塊鏈平台
    • 挖礦
    • 供應鏈
    • 遊戲
    • dApps
  • 技術
    • 比特幣
    • 以太坊
    • 分散式帳本技術
    • 其他幣別
    • 數據報告
      • 私人機構報告
      • 評級報告
  • 法規
    • 央行
    • 管制
    • 犯罪
    • 稅務
  • 區塊鏈新手教學
  • 人物專訪
    • 獨立觀點
  • 懶人包
    • 比特幣概念入門
    • 從零開始認識區塊鏈
    • 區塊鏈應用
  • 登入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技術 其他幣別

ethfans|Stellar 的通貨膨脹實驗,從通膨支出到資金流

以太坊愛好者 by 以太坊愛好者
2020-01-18
in 其他幣別, 專欄作者, 稅務
A A
ethfans|Stellar 的通貨膨脹實驗,從通膨支出到資金流
139
SHARES
分享至Facebook分享至Twitter

Stellar 的通貨膨脹歷程是一個極有意思的經濟學實驗,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通過鏈上數據來理解這種通貨膨脹方案,看看它為什麼會被放棄;最後,我們還要評估它對Stellar 鏈上指標的影響。本文源自於加密貨幣數據供應商 Coin Metrics 的部落格文章《Coin Metrics’ State of the Network: Issue 32》 ,由專欄作者 以太坊愛好者 編譯、撰寫及整理

本文目錄

  • 理想 v.s. 現實
  • 通貨膨脹支出概覽
    • 參與者
    • 資金流
  • 對網路指標的影響
  • 數學之外
    • 《想像 2030》德意志銀行報告書:法幣系統支撐搖搖欲墜,加密貨幣的需求可能會飆升
    • IBM 與六家銀行簽署意向書:發行基於恆星鏈(Stellar)的穩定幣2019

 

每個區塊鏈都有自己的貨幣發行計劃。

有些區塊鏈會把完整的發行計劃編碼在協議中,就像比特幣那樣,因此,其最終供給量往往是不可能更改的,因為大家已有了社會共識。比特幣區塊鍊是通過按區塊把獎勵發放給挖出區塊的礦工來發行新貨幣的;而且,區塊獎勵會按照預定的計劃減半——下一次減半預計是在2020年3月11日。

一些別的區塊鏈的貨幣發行計劃則不是這麼鐵板一塊的,有可能會發生改變。以太坊的發行方案自2017年以來幾經調整,最近的一次是把區塊獎勵從3ETH 減到 2ETH。

無論什麼時候,只要發行了新貨幣,貨幣供給量就膨脹了(我們因此把這個過程叫做「通貨膨脹」)。通貨膨脹(至少從理論上來說)會稀釋存量貨幣的價值,除非存量貨幣中跟新發行貨幣等量的部分被燒毀掉。

延伸閱讀:匿名幣 Grin 獲得等值 1500 萬元比特幣的匿名人士捐款,中本聰謠言掀起熱議

在比特幣和以太坊區塊鏈上,新發行的貨幣是用來獎勵礦工的(即為協議延續區塊鏈的人)。但其實新增發的貨幣也可以被分發到其它用途上。一些區塊鏈,比如Stellar,會將增發貨幣的一部分留給一個正式的、致力於協議開發的基金會。例如,Stellar開發基金會(SDF)就是一個非營利組織,致力於支持Stellar區塊鏈的開發和成長。

自2014 年Stellar 網路到激活協議的第12 版,Stellar 區塊鏈的通貨膨脹計劃是保持每年通貨膨脹1%。整個過程是這樣的:每個Stellar 帳戶都可以指定一個「通貨膨脹歸屬」地址,發起指定的帳戶所持有的luman(XLM)越多,通貨膨脹歸屬地址所得票數便越多。投票每兩週一次,而每個得到貨幣總供給量0.05% 的幣支持的通貨膨脹歸屬地址都可以從通貨膨脹資金池中分一杯羹,數量正比於支持該通貨膨脹歸屬地址的各發起地址的總幣量;任何未分發的資金都會在下一周中分發。注意,所有地址都可以被指定為通貨膨脹歸屬地址,但只有那些獲得了至少總幣量0.05% 的幣支持的歸屬地址才有資格獲得新發行的貨幣。

除了新發行的貨幣,交易手續費也會用這種方式來分配。不過,跟通貨膨脹的數量相比,手續費只是一點小零頭。

在2019年9月30日,社區經年討論之後,SDF宣布這種貨幣通貨膨脹方案將被放棄。這個協議變更將在2019年10月28日完成。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通過鏈上數據來理解這種通貨膨脹方案,看看它為什麼會被放棄;最後,我們還要評估它對Stellar 鏈上指標的影響。

理想 v.s. 現實

在一封給Stellar開發者郵件組的郵件中,Jeb McCaleb(Stellar聯合創始人)列舉了使用當前通貨膨脹方案的兩大理由:

  1. 應對某些人批評「密碼學貨幣總是通縮」
  2. 為了「給人們激勵合作起來並決定區塊獎勵的分配」

Jeb 還詳細闡述道:「任何在早期伴隨初始分發而來的不平等和種種問題都會隨時間推移變得越來越不重要,煙消雲散。」

但現實恰好相反。

在這篇宣布放棄這種方案的部落格中,SDF解釋道:新發行的貨幣本應幫助「支持整個生態的開發和成長」,卻經常被不怎麼活躍在開發工作中的個人申領。這是因為人們把他們的資金都匯集在一起(形成「通貨膨脹池」),讓某個歸屬地址突破0.05%的門檻,收到獎勵後就分發。

通貨膨脹支出概覽

在這種通貨膨脹機制運行的差不多四年(2015 年10 月到2019 年10 月)中,該機制執行了280 次,只有23 個收款方分走了54.82 億XLM。

敏銳的觀察者可能意識到了,通貨膨脹機制執行的次數(280 次)大於這個過程中的周數(4 年只有212 週)。

這是因為,通貨膨脹不是從現在這個Stellar網路發佈時(2015年9月30日)才開始執行的,而是更早,是在2014年7月1日,第一個公開的Stellar網路啟動的時候開始執行的。

參與者

在通貨膨脹受益者的列表中,我們可以使用公開信息分辨出四種類型:

  • Stellar 開發基金會的地址
  • 交易所地址
  • 通貨膨脹池地址
  • 未知地址(不為人知的超級大戶,等等)

通貨膨脹池是小散戶(無法獨力達到0.05% 的門檻,約為5 千萬XLM,按當前價格大概是250 萬美元)從通貨膨脹中賺取收益的辦法。用戶只要指定通貨膨脹池為收益地址,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資金份額收到每週分紅。

然後交易所也開始參與進來,幣安和Poloniex甚至會給他們的XLM用戶分發通貨膨脹收益!

總共有1,087,306 個帳戶指定過歸屬地址,也就是說,在通貨膨脹機制結束以前,只有18.3 % 的地址參與過通貨膨脹。雖然數量不多,但他們的幣量佔總供給量的比重挺大的,因為有很多最大的大戶參與。只有很小一部分帳戶(6.6%)曾經投票給從來沒達到0.05% 門檻的地址。

來看看收益最大的兩個通貨膨脹池(Lumenaut 和XLM 池),我們可以看到有多少帳戶參與了收益池(並領取了收益),以及幾個關鍵的時間點:通貨膨脹機制終結時(2019 年10 月底)以及Lumenaut 的用戶策略轉變(2019 年4 月,從那時候開始他們只給帳戶里至少有100 XLM 的用戶支付。

這就意味著,雖然Stellar 區塊鏈上有數百萬個帳戶,只有幾萬個能定期從通貨膨脹中獲得收益(考慮到只有18.3% 的帳戶曾經指定過歸屬地址,這個數據也不足為奇了)。

資金流

把這些信息匯總到一起,我們製作出了下面這張反映增發貨幣流向的圖:

可以看到,絕大部分(98%)通貨膨脹貨幣都流向SDF。這裡面有兩個原因:

  • SDF 控制了80% 的貨幣供給量,而且有可能把自己指定為通貨膨脹歸屬者。
  • 他們從未缺席通貨膨脹過程。

因為Stellar 是在2017 年出名的,那麼SDF 有兩年的始創期,幾乎是通貨膨脹的唯一受益人。

進一步來說,只有一小部分資金(83.4萬XLM,按現價算是4.1萬美元)直接進入了社區項目(也就是實現了通貨膨脹的初衷)(不太清楚那些未知地址是怎麼使用資金的)。然後,因為SDF控制了80%的貨幣總供給量,拿走了98%的增發貨幣,通貨膨脹實際上加劇了不平等。自2019年11月以來,Stellar開發基金會從已批准的總計約300億XLM中拿出了 3.4億XLM(約1670萬美元)用於開發。

對網路指標的影響

看看圍繞Stellar 原生token(XLM)的活動,就可以看出通貨膨脹過程的影響。

每週都會出現一次收款峰值。這就是通貨膨脹池在給用戶分發收益。Stellar 通貨膨脹真是一個絕佳例證:網路數據必須放在考慮網路自身特定的語境中來解讀。

除了按日觀察收款活動,按週觀察Stellar 的活躍收款地址(在一周觀察期中至少接收XLM 一次的地址數量)可以進一步平滑掉不規則發行所帶來的影響。

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看出它跌到了數月以來的新低:

數學之外

SDF的部落格宣布將終止通知,然後儘快公開他們處理手上的XLM的計劃,其中也包括得自通貨膨脹的54億XLM。

實際上,通貨膨脹終止行動之後,幾天內,SDF 就從運營資金中燒毀了50 億XLM、從標記用於發放的資金中又燒毀了50 億XLM,使當前的供應量變成剛好是500 億XLM,其中有2 千萬不在SDF 控制中。

最後,(在過去五年的通貨膨脹中)幾千萬XLM 流向交易所和XLM 持有者,只有很少一部分實現了其初衷:幫助社區項目。

Stellar 的通貨膨脹歷程是一個極有意思的經濟學實驗。分析這個實驗也跟最近很火的話題如坎蒂農效應(Cantillon effect)密切相關。它也告訴了我們,每個網路都有自身的特殊性,要考慮這些特殊性才能更好地理解網路上的活動。

相關報導

《想像 2030》德意志銀行報告書:法幣系統支撐搖搖欲墜,加密貨幣的需求可能會飆升

IBM 與六家銀行簽署意向書:發行基於恆星鏈(Stellar)的穩定幣2019

 


《BlockTempo動區動趨》LINE官方號開通囉~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

加入好友

Tags: stellar通貨膨脹


關於我們

動區動趨

為您帶來最即時最全面
區塊鏈世界脈動剖析
之動感新聞站

訂閱我們的最新消息

動區精選-為您整理一週間的國際動態

戰略夥伴

Foresight Ventures Foresight News

主題分類

  • 關於 BlockTempo

動區動趨 BlockTempo ©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所有文章
  • 搶先看
  • 市場脈動
  • 商業應用
  • 區塊鏈新手教學
  • 區塊鏈技術
  • 數據洞察
  • 政府法規
  • RootData
  • 登入

動區動趨 BlockTempo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