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央行積極推進「預金代幣」與上公鏈整合,並參與國際計畫,政治催票也開始追求加密友善,相較之下,台灣步伐已經落後,韓國的經驗已經可為台灣提供借鏡。
(前情提要:賴清德被打臉?韓國央行:美國政府正施壓要求「亞洲貨幣升值」,新台幣早盤守住30元 )
(背景補充:韓國執政黨推七大加密新政:廢除交易所銀行限制、開放比特幣ETF、STO 合法化 )
全球各國積極探索數位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力求在數位經濟浪潮中站穩腳步。在東亞地區,韓國在這一領域的步伐尤其引人注目。近日,韓國銀行 (BOK) 副總裁補李鍾烈公開在數位資產領域的策略,此舉不僅揭示了韓國央行對區塊鏈技術的開放態度,也展示了領先策略,值得與台灣在數位金融發展上的進程進行比較。
韓國央行新動向:「預金代幣」上公鏈
據 News1 報導,韓國銀行(BOK)副總裁補李鍾烈在 2025 年 5 月 27 日舉行的「第 8 屆 News1 區塊鏈領導人俱樂部」活動中表示:
「(韓國銀行)正在考慮將韓國銀行發行的『預金代幣』與公共區塊鏈系統連結⋯(我們)正在構想『預金代幣』與私人發行的穩定幣在整個數位貨幣系統內並存的可能性。作為貨幣和外匯當局,韓國銀行正從國家整體視角推動此策略,目標是安全、健全地發展數位貨幣生態系統。」
據瞭解「預金代幣」是一種在韓國銀行建構和營運的數位貨幣系統內發行,並以商業銀行存款為基礎的穩定幣,具有央行背書性質,可以說是一種CBDC。
國際合作「阿哥拉計畫」
韓國央行對「預金代幣」的研究,是其參與國際合作「阿哥拉計畫」(Project Agorá)的延伸。該計畫由國際清算銀行(BIS)和國際金融協會(IIF)主導,匯集了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瑞士等五個基軸貨幣國,以及韓國和墨西哥共七個國家的央行共同參與。此計畫的重要目標是利用央行發行的央行數位貨幣(CBDC)和商業銀行發行的「預金代幣」,改善跨國匯款和結算系統。
李鍾烈表示,韓國央行最擔憂「全球穩定幣」在國內流入,這可能導致貨幣主權受到侵犯、貨幣政策效率減弱、金融不穩定和洗錢等問題,「阿哥拉平台」的關鍵設計在於防止一國的預金代幣直接在他國使用,從根本上防範對他國貨幣主權的侵犯。他同時呼籲金融界積極參與並理解「阿哥拉計畫」,該計畫預計於 2025 年下半年進行測試。
韓國數位資產監管與生態建構加速
除了參與國際「阿哥拉計畫」,韓國央行也在推進國內的「Project Han River」數位貨幣計畫。韓國執政黨(民主黨)亦成立了數位資產委員會,積極推動相關法規的研究與制定,尤其關注穩定幣的監管。根據 Central Banking 報導,韓國官方認為對於與韓元掛鉤的穩定幣應擁有監管權力,並強調央行授權的必要性。
「第 8 屆 News1 區塊鏈領導人俱樂部」活動的參與者背景廣泛,涵蓋了國會議員、主要虛擬資產交易所代表(如 Upbit、Bithumb、Coinone、Korbit、Gopax)、數字資產交易所協會(DAXA)代表、金融機構及證券業人士,以及區塊鏈技術、遊戲公司和代幣證券(STO)企業代表等多個領域。這顯示韓國政界、監管機構與產業界之間,對於數位資產發展抱持高度關注並積極展開對話。
台灣進度落後韓國?不敢上公鏈?
相較之下,台灣在數位資產導入方面的進程顯得較為審慎。台灣央行對於發行央行數位貨幣(CBDC)仍處於研究階段,並聲稱最快在七月進行區域試行,對於將中央銀行發行的數位貨幣或類似「預金代幣」的機制與公共區塊鏈連結的公開討論和實際進展相對來說可說是沒有,僅在私鏈上探索案例。此外,台灣在穩定幣監管方面的規劃也尚未有明確的時間表或細則。
法幣穩定幣與CDBC是否能跨鏈、跨境使用,考驗著央行對於自家貨幣的境外貨幣管控力與風險承擔能力,用這點來看韓國央行的預期上公鏈試行,可見得對發行「預金代幣」、或者韓元穩定幣以及對匯率市場的控管信心。
而在韓國境內,早就開始試行對於CDBC的民生支付,對於加密貨幣友善的聲浪也在近期總統大選中展現,多數候選人如民調達51%的李在明,都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倡要開放韓國銀行與私人機構發行私人韓元穩定幣,以及要允許金融機構發行比特幣ETF。
台灣在穩定幣與CDBC相關領域的公開進程和實際探索無疑是較為緩慢,韓國的積極佈局或可提供台灣思考,應如何加速在數位資產監管和技術應用方面的規劃與實踐,以避免在未來數位經濟的競爭中處於不利位置。
📍相關報導📍
戀愛腦也要顧好錢包!韓國女趁男友不備轉走6.8億韓元,遭判兩年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