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Bridge 創辦人斯卡拉穆奇示警:企業透過舉債囤比特幣的熱潮終將退燒,投資人應留意估值與槓桿風險。
(前情提要:天橋資本創辦人:Solana市值會超越以太坊,SkyBridge已配置 1 億美元BTC與SOL)
(背景補充:天橋資本創辦人:企業發債買BTC熱潮終會消退,過度投機恐反噬比特幣)
從 2021 年微策略 Strategy(原 MicroStrategy)率先把比特幣寫進資產負債表,到現在越來越多上市公司宣佈建立比特幣儲備,「比特幣進金庫」短短幾年時間便成為了資本市場上的顯學。然而,天橋資本 SkyBridge Capital 創辦人安東尼‧斯卡拉穆奇(Anthony Scaramucci)7 月 2 日接受彭博採訪時再次為這股風潮潑下冷水,斷言這場 FOMO 大戲終將褪去。
企業囤幣熱由微策略點燃
微策略以發行可轉換債為槓桿,目前已經累積了接近 60 萬枚比特幣,公司股價在這期間也水漲船高,市值衝上 1,000 億美元。因此,微策略耀眼的成績帶動了市場的「FOMO」情緒,Semler Scientific、Metaplanet 等企業也紛紛公布其比特幣儲備計畫,連部分成交量稀薄的中小型股票也都靠「買比特幣」博上新聞版面,且目前這股囤幣風潮已經擴散到以太坊與 XRP 和 SOL 等山寨幣,加密資產也被視為推高企業估值的「加速器」。
斯卡拉穆奇:投資人沒必要支付溢價
面對這個千篇一律的劇本,斯卡拉穆奇示警稱:
「現在大家都想複製『財庫公司』概念……但這股潮流遲早會退場。」
他指出,隨著比特幣現貨 ETF 與合規託管服務日漸成熟,大眾可直接持有比特幣,不必再透過買進囤幣公司的股票來間接參與。當投資人發現這樣做還得支付溢價,難免會發出「為何不自己買幣」的疑問,屆時相關股票的估值,可能也將被重新定價。
槓桿與流動性缺口是隱憂
另外,斯卡拉穆奇最擔憂的一大問題還有槓桿。他認為,許多企業以舉債買幣,一旦價格大幅波動,將面臨利息成本、擔保品追加以及流動性缺口等壓力,極端情況甚至可能直接導致破產。
他強調,微策略的成功更多來自早期進場與市場敘事,且微策略目前的相關產品更加豐富,其成功是獨一無二的,其他公司走這條路未必就能成功。
仍看好比特幣
雖然第二季度統計顯示,企業總持幣量仍年增 18%,多頭人士也據此解讀為長線信心,但斯卡拉穆奇提醒,當估值過高、利率走高或監管收緊,熱度都有可能降溫。
不過,他表示長期仍看好比特幣挑戰黃金市值,但反對把比特幣想像成「數位房地產」後再放大十倍的估值模型。他建議,企業若要配置加密資產,應維持財務紀律並分散投資;倘若僅靠囤幣撐股價,「聚光燈終究會熄滅」。
📍相關報導📍
川普上任百日》自誇史上最成功,但民調創新低、天橋資本創辦人:現代總統史上最糟糕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