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ategy 執行主席 Michael Saylor 警告,鏈上儲備金證明(PoR)因安全風險及缺乏負債揭露而是「糟糕想法」,引發業界對透明度與安全性權衡的深思,儘管 FTX 後多家機構已採納 PoR。
(前情提要:傳奇大空頭Jim Chanos喊「做空微策略、做多比特幣」,套利瘋狂想法引爆華爾街爭論加密估值 )
(背景補充:微策略 Michael Saylor 超深度詳談 BTC 為何是全球最強避險資產,沒有之一 )
在FTX 破產事件後,加密貨幣產業對於營運透明度的要求日益迫切,眾多機構紛紛採納鏈上儲備金證明(Proof-of-Reserves, PoR)機制,藉此公開其資產儲備狀況。然而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企業持有者 Strategy(前身為 MicroStrategy)執行主席 Michael Saylor,近日在 Bitcoin 2025 大會上對此趨勢提出警告,直指鏈上儲備金證明是「糟糕的想法」,此番言論旋即引發業界廣泛關注。
鏈上儲備證明的安全性問題
於 Bitcoin 2025 大會期間,市場除了關注比特幣(Bitcoin)價格一度觸及 108,789 美元(上漲 0.81%),以及以太幣(Ether)報 2,564 美元(上漲 0.23%)等市場動態外,Michael Saylor 在會中的發言更是焦點。他明確指出:
「目前的常規儲備金證明方式並不安全,它實際上稀釋了發行方、託管方、交易所和投資者的安全性。這不是個好主意,是個糟糕的主意。」
Strategy 公司作為全球最大的企業比特幣持有者,其立場備受矚目,數據顯示,該公司至今持有 576,230 枚比特幣,當時價值約 62.6 億美元。因此其執行主席 Saylor 的發言在業內具有相當的指標意義。
日前Blockware Solutions 首席分析師 Mitchell Askew 在 X (前 Twitter) 上提問 Strategy 是否會考慮公佈其鏈上儲備金證明,Saylor 未直接回應是否會執行,但重申其觀點,認為基於潛在的安全風險以及缺乏負債數據佐證的片面性,此舉是「糟糕的想法」。
Michael Saylor 對於鏈上儲備金證明的主要疑慮集中在其潛在的安全風險。他解釋道,公開企業持有的錢包地址,無疑將這些資產暴露於被不間斷追蹤的風險之下,長期而言,可能對公司的整體安全構成威脅。
他進一步強調了此觀點的嚴重性,表示:
「沒有任何一位機構級別或企業安全分析師會認為,公佈所有錢包地址是個好主意,因為這會讓你持續被追蹤。你可以去問問 AI,讓它進行深度思考,然後問它:『公佈錢包地址會帶來哪些安全問題?』以及『隨著時間推移,這將如何損害你的公司安全?』AI 可能會給你一份長達 50 頁的報告,詳述各種安全隱患。」
儲備證明缺乏財務資訊
除了安全考量,Saylor 亦強調,單純的鏈上儲備金證明僅能展示機構所持有的資產,並無法揭露其負債狀況。他堅信,倘若缺乏經由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完整負債數據作為對照,僅憑資產證明本身幾乎是「無關緊要的」,畢竟在投資層級來說,市場更看重企業將資產扣除負債的淨值,以及現金流等可盈利性。
這一觀點與 Kraken 交易所執行長 Jesse Powell 先前對 Binance 儲備金證明提出的質疑不謀而合,兩者均凸顯了業內對於僅憑資產證明而缺乏負債透明度的普遍擔憂,認為此舉未能提供機構財務狀況的全貌。
業界透明度趨勢與 PoR 實踐
但現今業界仍普遍認為,鏈上儲備金證明(Proof-of-Reserves)的主要正面效益在於顯著提升市場信任感與資訊透明度。對用戶而言,這提供了一種可獨立驗證相關機構是否確實持有其聲稱資產的途徑。然而此機制並非完美無缺。正如 Saylor 所憂慮的,公開錢包地址可能引發安全漏洞;此外,亦存在如透過短期借貸操縱儲備數據以虛增資產的潛在風險。更進一步而言,單純的鏈上證明並不足以完整反映一個機構的全面財務健康狀況,其他如用戶隱私保護、日常營運的實際限制,以及尚不明朗的監管環境等,均是機構在實施儲備金證明時必須審慎評估的複雜因素。
總體而言,Michael Saylor 對於鏈上儲備金證明的尖銳批評,清晰地揭示了加密貨幣機構在追求更高透明度的同時,所必須面對的複雜權衡與挑戰。他的核心論點——即公開錢包地址可能引發的安全威脅,以及僅僅揭露資產卻忽略負債所造成的資訊不對稱——直指當前 PoR 實踐的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