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勃特・清崎先歡呼比特幣創高,但今日又警告比特幣與黃金泡沫將破,他會等暴跌後再買入。
(前情提要:富爸爸警告:比特幣狂飆12萬美元「小心追高」,別當那頭被宰的豬)
(背景補充:富爸爸警告「世界末日來了」:美債拍賣沒人買,比特幣將衝100萬美元)
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勃特・清崎近來再掀話題,他先為比特幣衝上 12 萬美元高點喝采,隨即在今早示警「比特幣、黃金、白銀泡沫恐將破裂」,並說跌勢後將帶來絕佳撿便宜機會。這種看似衝突的訊息,讓投資人摸不著頭緒。
清崎「泡沫論」反覆 多空訊號混雜
清崎在社群貼文指出:
「所有資產都是泡沫。所有市場都崩盤。泡沫破裂時,我將買入更多黃金、白銀和比特幣。你的計畫是什麼?」
短短數週,他從歡慶突破歷史高點,到提醒「豬養肥就要被宰」,語調一再翻轉。更早在 7 月初,他還批評看空論調是「點擊誘餌失敗者」。清崎高頻度的立場變動,被外界視為藉由製造恐慌,等待價格回落後再加碼的策略。
泡沫警告能代表什麼?
清崎過去的喊話準確嗎?Brew Markets 透過 X 平台分析清崎發言與 S&P 500 走勢,發現兩者缺乏明顯關聯;NFT 收藏家 Cape 也在 貼文列出比特幣自 2009 年起「年年被喊泡沫」的紀錄,凸顯泡沫標籤的頻繁使用。
與早期散戶主導的投機熱潮不同,近年比特幣漲勢更多依靠 機構需求。Bitcoin Strategy 總監 Joe Burnett 指出,多家公司選擇把現金直接換成「貨幣本身」而非短炒,讓「比特幣國庫」不該被視為泡沫。機構化帶來的長線資金,對價格形成支撐,也削弱單一意見領袖喊多喊空的震盪幅度。
獨立思考 才能穿越噪音
Apollo Capital 投資長 Henrik Andersson 提醒,「投資人應該自行研究,而非聽信影響者」。市場消息瞬息萬變,從清崎矛盾發聲,到分析師預估年末比特幣區間 13 萬至 20 萬美元,再到渣打銀行與方舟投資提出的百萬美元長線目標,資訊多元且分歧。投資人若想在川普政府上路後的政策不確定性、美國高債務與全球通膨風險中站穩腳步,必須建立自家判斷框架:重視基本面、掌握週期、衡量風險承受度。
清崎「雙面」預言引發的討論,提醒市場:情緒可以左右短期價格,但長期價值終將回到數據與需求。面對波動加劇的 2025,風險與機會並存,獨立思考與審慎配置才是投資長青之道。
📍相關報導📍
富爸爸再轟央行:假鈔偷走你的自由!買黃金、白銀和比特幣打造去中心化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