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水基金創辦人雷·達利歐(Ray Dalio)再度向人們敲響警鐘,直言投資人應把 15% 的資產放在黃金與比特幣上,以應對一場「無法避免的金融風暴」。
(前情提要:橋水基金創辦人:思考鉅額政府債務和赤字時最重要的原則)
(背景補充:橋水達里歐新文:看透當前經濟的五大指標,交易的藝術與背後的力量)
美國政府赤字連年累積,債務總額高達 36 兆美元,像烏雲般籠罩著全球金融市場。對此背景,被譽為「華爾街教父」的橋水基金創辦人雷·達利歐(Ray Dalio)再度向人們敲響警鐘,他在Podcast中直言投資人應把 15% 的資產放在黃金與比特幣上,以應對一場「無法避免的金融風暴」。
美國債務壓力讓人喘不過氣
達利歐指出,美國政府支出比收入多 40%,債務總量相當於收入的六倍,每年僅利息支出就高達 1 兆美元,佔赤字的一半。他把這些負債比喻成經濟血管中的「斑塊」,擔心過度發債與聯準會印鈔的惡性循環,終將引發貨幣貶值與通膨飆升。他在新書《國家如何破產》中寫道:
當市場真正意識到這些數據的可怕性的時候,資金將大舉尋找避風港。
達利歐補充,債券過去被視為避險資產,但在高負債與高通膨的雙壓力下,已不再提供「保值」功能。為了防堵潛在的經濟「心臟病」發作,他認為公私部門都應降低對債務的依賴,投資人也該提前部署真正有價值的稀缺性資產。
黃金:經典避險仍站在正中央
在達利歐開出的藥方中,黃金是第一劑良藥。他強調黃金「不受任何政府操控」,千年以來的戰亂與金融危機,最終證明了其價值。回顧 2022 年通膨高峰時期,比特幣價格腰斬,黃金卻穩守 1,800 美元關口,顯示這一資產在資本市場極端波動時仍能鎮住投資人的情緒。
此外,全球央行連續多年淨買入黃金的舉措,也進一步強化了黃金作為儲備資產的正統地位。AJ Bell 分析主管 Laith Khalaf 也評論稱,黃金就像「更堅實的錨」,在組合中能穩住回報曲線。
比特幣:潛力與風險共存
其二,達利歐並未忽視比特幣的價值,他直接表示:
「我有黃金,也有一點比特幣,但不多。」
他指出,儘管人們因為安全問題(例如「程式碼是否可以被破解」、以及比特幣帳本是否可以被篡改),對比特幣作為價值儲存手段的「有效性」存在「懷疑」,但比特幣限量 2,100 萬枚、去中心化、跨境轉移方便的特性,仍吸引著尋求對沖法幣貶值風險的投資者們。
總結來看,達利歐認為金融市場未來仍將面對高通膨、地緣政治與科技加速變革的交互影響。這次他把「15%」的投資組合說得如此直接,無非是想喚醒投資人對系統性風險的警覺。儘管我們不能刻板地按照他的建議來分配資金,但他的提醒提供了一面鏡子,讓我們有意識地檢視,手中資產是否足以承受下一場風雨。
📍相關報導📍
橋水達里歐警告世人:比經濟衰退更可怕的是「貨幣和世界秩序崩壞」,現在正是臨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