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產業迎來拐點,從投機轉向應用。Phantom 與 Pudgy Penguins 執行長探討用戶體驗、支付及「萬能應用」等關鍵,分析誰能贏得下一批用戶,並指出單純依靠故事炒作的時代已結束。本文源自Unchaind 播客:「Companies Are Racing to Bring People Onchain. Who Is Best Positioned? 」由深潮 TechFlow整理、編譯及撰稿。
(前情提要:胖企鵝 Pudgy Penguins 要收購 Opensea 重振 NFT?官方出面澄清 )
(背景補充:胖企鵝Pudgy Penguins洗版加密朋友圈:一場幣圈精英文化勝利 )
要點總結
加密貨幣邁入爭奪大規模用戶採用的關鍵階段。
在本期 Unchained 節目中,Phantom 的執行長 Brandon Millman 和 Pudgy Penguins 的執行長 Luca Netz 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誰將贏得下一批一億加密貨幣用戶的青睞。
是由產品驅動的新創企業率先破局?還是 Web2 巨頭如 X 和 Meta 搶佔市場?亦或是像 Phantom 這樣的加密原生應用後來居上?從支付領域的競爭,到交易平台之間的戰爭,再到「萬能應用」這一宏大願景,兩位嘉賓分析了真正的價值將在哪裡累積,並解釋了為什麼創業者的「輕鬆賺錢時代」已經過去。
精彩觀點摘要
- Coinbase 應該專注於成為加密領域的「JP Morgan」。
- 交易的形式和目的正在發生顯著變化,它越來越像是一種娛樂或尋求刺激的行為。
- 真正的贏家將是那些不僅能夠吸引下一代用戶,同時還能有效應對鏈上環境變化的公司。
- 誰能夠抓住鏈上金融的最新趨勢,並以「鏈上優先」的方式進行創新,同時完美結合新一代的注意力經濟,誰就可能成為這一領域的最大贏家。
- 在加密行業,創業門檻非常低,而創造十億美元公司的可能性卻非常高。未來將是一個頂尖創業者持續佔據優勢的時代,少數最優秀的創業者將不斷拉開與其他人的差距,而行業競爭將進一步加劇,迫使人們去發現誰才是真正的佼佼者。
- 依靠投機預期的時代已經結束。現在的重點是如何利用超級金融化和全球支付網路,與全球流動性和可組合性相結合,真正構建能夠改變世界的顛覆性技術,而不是僅僅圍繞一個故事或敘述來宣傳改變世界卻沒有實際行動。未來將是一個以結果為導向的成功時代,而不是靠投機實現成功的時代。
- 隨著加密貨幣的勢頭重新回歸,我希望 Pudgy Penguins 成為最熟悉、最可信的 IP,與用戶產生情感共鳴。
- 幾年過去了,Phantom 的用戶數量已經遠超 MetaMask,更多人透過 Phantom 接觸加密生態系統。這證明了我們的理論,即用戶體驗是行業發展的瓶頸。
- 作為創業者,你必須選擇自己的戰場,並且要清楚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要直面自己的真實情況,成功的創業者需要專注於一個領域。試圖同時做好所有事情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注定會失敗。
當前階段加密貨幣處在什麼階段
Brandon 仍然認為現在是構建加密技術的好時機
Laura:
我們正處於加密貨幣發展的一個關鍵階段,當前的重點似乎都集中在「用戶採用」上。許多大型金融科技公司、銀行,甚至跨國企業都在積極佈局加密領域,或者至少在探索如何進入這一市場。同時,我們也看到加密貨幣公司正在與這些傳統企業合作,或者逐步進入傳統金融領域,比如支付領域。
我們先來整體回顧一下加密貨幣的發展歷程。您會如何描述當前階段的特點?與之前的週期或早期階段相比,現在創業者的任務有哪些不同?我們可以先請 Brandon 來分享您的看法。
Brandon:
很高興能有機會聊聊 Phantom 以及加密領域的最新動態。作為一家加密公司的創辦人和創業者,我認為現在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時刻。
加密貨幣的用戶採用率最近顯著提升,幾乎每天都有新聞報導講述某些金融科技公司或傳統金融機構(如銀行等)以某種方式涉足加密領域。這種現象其實是過去幾個發展階段的努力成果。在過去幾年裡,整個行業的重點一直是基礎設施建設。從技術角度來看,這包括不斷優化區塊鏈的速度和成本效率;從開發者角度來看,我們推動了工具的完善;從監管角度來看,我們也逐步建立了更加健全的框架。這些努力讓加密貨幣的技術和應用生態更加成熟。可以說,在過去幾個週期中,創業者的主要任務是圍繞基礎設施進行深耕。
如今,這些努力正在匯聚並產生爆發性的增長效應。開放且無需許可的生態系統具有強大的網路效應和價值的複利增長特點,這讓加密貨幣的普及速度進一步加快。我認為,我們正在逐步看到這種「快速增長效應」的顯現。這是我對當前階段的整體看法。
Luca 將當前時刻視為行業的「轉捩點」
Luca:
我把當前階段視為加密行業的「轉捩點」,也是一個關鍵的範式轉變。當我們評估收購 Pudgy Penguins 時,我和我的共同創辦人們討論過這個問題。我告訴他們:「在加密行業,創業門檻非常低,而創造十億美元公司的可能性卻非常高。」這種現象在過去主要依賴於講述故事和對未來潛力的預期。但現在這種範式正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多優秀的創業者正在進入這個領域,我認為未來將是一個頂尖創業者持續佔據優勢的時代。我們將看到「冪律分佈」的作用逐漸顯現,少數最優秀的創業者將不斷拉開與其他人的差距,而行業競爭將進一步加劇,迫使人們去發現誰才是真正的佼佼者。
同時,我認為依靠投機預期的時代已經結束。未來的創業環境將更加嚴峻。過去那種透過構建新的資產類別和技術就能輕鬆實現價值累積的模式已經不再適用。那些非專業創業者能夠輕鬆創建十億美元企業的時代已經結束,我認為這是件好事。現在的重點是如何利用超級金融化和全球支付網路,與全球流動性和可組合性相結合,真正構建能夠改變世界的顛覆性技術,而不是僅僅圍繞一個故事或敘述來宣傳改變世界卻沒有實際行動。我認為未來將是一個以結果為導向的成功時代,而不是靠投機實現成功的時代。這對行業來說是好事。
如今,加密領域的大門已經打開,這些機會一直存在,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發現。坦率地說,我之前沒有注意到消費者加密貨幣漏斗中的缺失部分。但如果加密貨幣要真正實現我們一直期待的大規模突破,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其中之一是優化消費者旅程,以及推動穩定幣的廣泛採用。我認為穩定幣將成為一種流行的交易媒介,使普通用戶能夠輕鬆透過鏈上應用進行交易。加密貨幣用戶增長曲線中的最大障礙之一是完成從「0到1」的轉變。Saran,如果你聽到的話,我認為 Phantom 在加密領域,尤其是 Solana 生態系統中,可能擁有最好的「零到一」轉變。這是一種重要的範式轉變:穩定幣讓用戶能夠獲得鏈上的美元資產,用於支持他們在應用中消費。
加密貨幣在超級金融化領域佔據主導地位,而在一個與 AI 共存的世界中,「冪律分佈」也將進一步顯現。頂尖的創業者將變得更強,而更多處於中間位置的人將尋找新的機會。而在加密貨幣的鏈上支付網路中,沒有比這更好的發展機會了。此外,我還觀察到其他行業的頂尖創業者正在進入加密領域並展開競爭,這將進一步提升整個行業的標準。
二人的個人經歷,在 Web3 中創業的挑戰與機遇
Laura:
在深入討論加密領域的不同市場參與者之前,我想先問問你們兩個。你們都在擴大加密貨幣的影響力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並成功吸引了更多用戶。我很好奇能否分享一些個人經歷,講講你們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以及隨著行業階段的變化,你們的思考方式發生了哪些改變?
Brandon:
我最初從 2013 年到 2017 年在 Twitter 的早期團隊工作,開始了我的技術行業職業生涯。在那裡,我學會了如何為數千萬到上億用戶構建大規模的網路應用。後來,在 2017 年的 ICO 白皮書熱潮中,我進入了加密領域,加入了一個早期的 DeFi 新創公司 0x。在那裡,我深入了解了 DeFi 的概念,並參與定義了今天廣泛使用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在這個過程中,我認識到用戶體驗對於推動加密技術普及的重要性,並發現行業的主要瓶頸之一是錢包的設計。錢包是用戶進入加密領域的關鍵環節,它決定了用戶是否會註冊、完成交易流程。因此,我們意識到錢包是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點,於是開始構思 Phantom,最初希望作為 MetaMask 的競爭對手,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入口體驗。
幾年過去了,我們的用戶數量已經遠超 MetaMask,更多人透過 Phantom 接觸加密生態系統。這證明了我們的理論,即用戶體驗是行業發展的瓶頸。如果我們將 Web 2.0 的經驗應用到加密領域,就能發現許多改進的機會。展望未來,我認為基礎設施階段已經完成,現在用戶和資金已經到位。接下來,我們需要專注於為用戶提供最佳體驗,贏得他們的信任和業務,並幫助他們安全地管理資金。這將是加密領域的下一階段。
Luca:
我想補充一點,從外部視角來看,Phantom 的成功故事真正體現了「最好的產品會勝出」這一理念。你們打造了最好的錢包,用戶自然會圍繞它聚集,並實現了突破性增長。當你的產品遠遠優於競爭對手時,尤其是在加密體驗的關鍵環節,你們就會取得巨大成功。我是 Phantom 的忠實用戶,感謝你們開發了如此優秀的產品!
對於 Pudgy Penguins,我們的產品是企鵝角色和 IP,這與功能型產品有所不同。我意識到加密領域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加密貨幣對許多人來說是禁忌且令人畏懼的。那麼什麼能夠打破這種禁忌?答案是可愛的企鵝。因此,我們的策略是透過情感連接來吸引用戶,而不是直接轉化。我試圖填補消費者的情感空白,與他們建立深層次的聯繫。當我們創造出許多與消費者的接觸點並建立信任時,他們要嘛會主動深入探索加密領域,要嘛我們會引導他們進入這個領域。
因此,我們的轉化過程更多是圍繞如何多次觸達消費者,如何建立信任和信譽。隨著加密貨幣的勢頭重新回歸,我希望 Pudgy Penguins 成為最熟悉、最可信的 IP,與用戶產生情感共鳴。我們的行銷策略主要基於接觸點。很多人將我們在沃爾瑪的玩具產品視為一種收入來源,雖然確實如此,但讓我真正興奮的是這些產品作為接觸點的行銷效果。當用戶關閉電腦或手機時,我們仍然能夠透過這些產品與他們建立聯繫。我相信在文化領域,Pudgy Penguins 能夠在加密行業中佔據重要地位。這是我們找到自己定位的地方。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的策略包括傳遞訊息和講述故事。Pudgy Penguins 是加密領域的面孔,是加密領域的吉祥物,也是加密領域的「逆襲故事」。
我們的目標是與用戶在他們所在的地方建立聯繫。無論是 Google、Instagram、X,還是其他社群網路,都能看到企鵝的身影。我們希望創造一些具有普遍吸引力的東西,這實際上是我繼承或購買的 IP 的副產品。我認為我們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如何讓整個家庭都參與其中。如果加密貨幣真的要實現大規模普及,那麼如何讓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能夠參與其中並享受加密貨幣的生態系統?從我們的角度來看,IP 在這個領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 Pudgy Penguins 特別擅長將來自不同背景和心理特徵的人們聚集在一起。我認為結合這些策略,我們能夠取得過去幾年的增長,這些增長正是這些理念的產物。
誰將引領下一波用戶進入加密領域?
Laura:
顯然加密貨幣並不是一個單一的領域。人們可以透過多種方式進入加密生態系統。我認為以下幾個玩家可能會在這個領域中發揮重要作用或者有機會成為主導者:首先是 Coinbase,因為它非常龐大,但它的受眾主要是現有的加密用戶;還有 Robinhood,當然還有 Stripe;X 顯然也想成為「萬能應用」,他們已經與 Polymarket 合作,並明確表示這是他們的目標。這顯然與 Base 應用競爭,因為這是他們的方向。此外,穩定幣顯然是下一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 Tether、Circle,以及一些較新的玩家,比如 Ethena 或其他新的穩定鏈,例如 Stable Plasma 等等。
當你們觀察這個市場格局時,是否有任何特別的玩家比其他人更具優勢?或者你們認為這個領域會如何發展?我知道這是一個寬泛的問題,我們稍後可以更具體地討論市場的不同部分。但從整體來看,你們如何看待這個格局?
Brandon:
從整體來看,目前加密領域是一個「正和」的環境。每一個新進入者都在為生態系統注入更多活力,同時推動工具的開發,讓人們更容易進入加密領域,這對整個行業來說都是積極的。個人而言,我認為現在是進入加密領域的最佳時機。正如 Luca 所提到的,我們正處於一個關鍵的轉捩點。
從具體的玩家來看,我認為 Stripe 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角色。支付領域一直被認為是加密技術最有潛力的應用場景之一,比如跨境資金轉移、低費用交易和即時到帳等。然而,這個領域在美國市場並沒有得到充分開發。儘管近年來 DeFi 和 NFT 等領域更受關注,我認為 Stripe 有能力在支付領域實現突破,可能會為整個加密行業帶來顯著的創新。此外,X(原 Twitter)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玩家,因為它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這不僅包括加密領域的活躍用戶,還包括許多從未接觸過加密貨幣的普通用戶。我認為 X 有潛力成為一個重要的入口,為整個加密生態系統帶來新用戶。這是我目前非常感興趣的兩個玩家,我們可以進一步討論他們的具體策略,但這是我的初步看法。
Luca:
我認為有三個玩家值得特別關注,其中兩個你已經提到過,另一個可能比較少被提及。首先是 USDC。如果穩定幣成為主流,USDC 無疑會佔據重要地位。它的品牌定位、信任度以及名稱框架都非常強大。如果穩定幣領域出現贏家,USDC 很可能會是其中的佼佼者。
其次是 Robinhood,我認為它是一個真正的黑馬。儘管 Coinbase 的產品還沒有完全達到預期,我說這話是作為一個 Coinbase 的忠實用戶和支持者。但 Robinhood 的產品團隊非常優秀,可能是金融科技領域最强的團隊之一。他們的產品設計非常出色且深入人心。作為一個重度 Robinhood 用戶,我可以说它已經全面融入了我的日常金融生活。如果他們能够成功進入鏈上領域並推出高品質的產品,我認為他們會成為加密領域的重要玩家。
最後一个值得關注的玩家是 World Liberty Financial。他們採用了一種類似 Anchor 的理論,但沒有依賴高收益率,也避免了 Luna 那樣的風險。他們的產品市場契合度非常真實且有效。我認為他們在加密領域,尤其是 EVM 生態系統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分銷的重要性,以及為什麼 Luca 極力想投資 Phantom
Luca:
此外,Brandon,我認為 Phantom 也應該被列入其中。如果有人願意出售 Phantom 的二級市場股份,我會非常感興趣,因為我認為中間層業務具有巨大的價值捕獲潛力。所謂中間層,是指連接消費者與區塊鏈的服務層,它能夠有效地捕獲價值,同時避免價值流失。Phantom 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其優勢在於掌控了用戶行為,這使得他們能夠靈活地推出任何新的、具有盈利潛力的業務。例如,如果 Phantom 推出一個 Token 發射器,我認為他們有潛力成為市場中的重要玩家,甚至可能主導整個市場。這種模式的關鍵在於掌控用戶介面,因為最終價值會集中在那些能夠直接服務用戶的團隊手中。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區塊鏈本身的盈利能力較弱,而中間層業務才是真正的核心盈利點。透過優化用戶介面,Phantom 能夠為用戶提供類似銀行的便捷體驗,同時捕獲穩定幣支付等領域的潛在價值。我尤其對 Phantom 在穩定幣領域的探索感到興奮。Laura,如果你覺得我們偏離了話題,可以隨時調整討論方向。但我堅信,中間層將是加密領域最重要、最具盈利能力的業務層。Phantom 的產品表現出了卓越的能力,是行業中最優秀的產品之一。如果他們未來決定上市並希望增加收入,我相信他們可以創造巨大的盈利機會。
此外,我很好奇 Phantom 是否透過永續合約交易實現了盈利。我認為他們確實做到了,這種模式非常聰明。掌控中間層將是加密領域中最成功的商業模式,也是利潤的主要來源。這就是為什麼我隨時願意為 Phantom 或其團隊提供二級市場投資。
Brandon:
我認為掌控終端用戶是加密行業中最重要、最具戰略意義的位置。這不僅適用於加密領域,其實也是網路發展的核心規律。或許你們或者聽眾中的一些人熟悉 Ben Thompson 提出的「聚合理論」。在網路出現之前,價值鏈的結構與現在非常不同。當時,價值主要集中在供應商手中,比如零售商、報紙、電視台和唱片公司等,而分銷商的角色相對較弱。
我認為掌控終端用戶是加密行業中最重要、最具戰略意義的位置。這不僅適用於加密領域,其實也是網路發展的核心現象。或許你們或者聽眾中的一些人熟悉 Ben Thompson 的「聚合理論」。在網路出現之前,價值鏈的結構與現在非常不同。當時,價值主要集中在供應商而不是分銷商手中,比如零售商、報紙、電視台和唱片公司等。
網路的出現改變了這一格局,透過一個開放的、無需許可的通信層,重新定義了價值分佈。分銷變得更加容易,而供應的基礎設施已經到位。真正重要的是掌控分銷點,並成為用戶體驗的聚合地。Phantom 的結構與此類似。加密區塊鏈提供了開放的、無需許可的方式來創建、儲存和轉移網路價值。這種開放結構讓全球開發者能夠部署新項目並嘗試創新。而分銷點則是錢包和其他面向用戶的應用,它們幫助用戶以安全、易用的方式探索和使用這些服務,並逐漸贏得用戶信任。
這種方式也讓我們能夠推出多樣化的業務線,比如最近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的永續合約交易。此外,正如 Luca 提到的,我們還在考慮其他潛在的業務線,比如穩定幣支付等。這些探索將進一步強化我們在中間層業務中的優勢。
誰可能赢得支付領域的競爭,以及他們的優勢是什麼
Laura:
目前來看,支付領域的主要競爭者包括 Coinbase 與 Shopify 的合作、Stripe 的 Tempo,以及一些穩定幣鏈,例如 Plasma 和 Staple 等。在我看來,這些是這個領域的主要玩家。當然還有其他一些,例如 Paypal 推出了自己的穩定幣,但目前並沒有真正取得成功。所以我想請你談談你認為競爭會如何展開,哪些玩家可能擁有更強的優勢?以及哪些因素可能决定勝負?
Brandon:
我認為還有一個重要的競爭者,那就是 USDT。尤其是在非美國市場,它在支付場景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支付領域可以分為兩種主要類型:一種是點對點支付,即個人之間的直接轉帳;另一種是消費者對商戶支付,即用戶為商品或服務向商戶付款。這兩種支付方式的需求和挑戰有所不同。
對於消費者對商戶支付來說,最大的障礙是商戶是否願意接受加密貨幣支付。許多商戶目前對加密貨幣的使用還不夠熟悉,他們更傾向於直接收到美元。因此,這成為了支付領域進一步發展的主要挑戰。我認為 Stripe 在解決這一問題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因為它擁有廣泛的商戶分銷網路。除了實體銷售點,Stripe 在電子商務領域也佔據了巨大的市場份額,這使得它在商戶端具有獨特的競爭力。
Laura:
那麼,我想更直接地問一下:即使 Coinbase 已經與 Shopify 達成合作,一旦 Tempo 推出,這場競爭是否就結束了?
Brandon:
絕對不是。我認為 Tempo 甚至還沒有正式推出,我們目前對它的實際表現還沒有明確的了解。我認為這個領域的最大贏家短期內不會顯現出來。因此,不會是某個產品一推出就直接贏得市場。從目前來看,商戶接受度仍然是最大的挑戰,而 Stripe 在解決這一問題方面可能是最具潛力的玩家。當然,在消費者體驗方面也還有許多工作需要完成。比如 Luca 提到的 Phantom,它可能是進入加密領域的一個重要入口,尤其是在將穩定幣帶入用戶手中方面。所以我認為 Phantom 在未來幾年可能會成為這個領域的重要玩家。不過,總體來看,這場競爭需要時間才能完全展開。
在美國市場,點對點支付的需求基本上已經被滿足了。比如普通用戶使用 Venmo 和 Square Cash,就覺得這樣的支付方式已經足夠便捷了。但在新興市場,傳統支付基礎設施往往不夠完善,有時甚至根本不存在。這就是為什麼 USDT 在這些市場中被廣泛採用,因為它的價值主張在這些地方非常明顯。因此,我認為在美國市場,消費者對商戶支付可能會率先發展,因為這種支付方式的價值主張對商戶來說非常清晰。透過加密支付,商戶可以節省信用卡網路的高額手續費,同時還能透過區塊鏈技術實現更高效的資金流轉。這種結合確實能夠推動支付領域的發展。
Luca:
Laura,你提到穩定幣的成功標準時,是否可以定義得更清楚一些?因為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從不同角度來回答。如果是從新增的 B2C 用戶角度來看,答案可能會不同;如果是從每月或每年的穩定幣交易量來看,答案又會不同;如果是從最高收入的角度來看,答案可能又不一樣。
我想我當時主要考慮的是用戶增長和交易量的維度。但我同意應該分為兩個不同的階段,就像 Brandon 提到的那樣。我個人認為,這可能會從 Stripe 開始,他們將穩定幣帶入用戶手中,讓用戶習慣使用錢包等操作。但最終,我確實認為人們會開始用穩定幣進行點對點支付。所以這可能是一個兩階段的推廣過程。如果你能分別回答這兩個階段的問題,我會很感興趣。
答案取決於具體情況。我認為 Stripe 如果能夠實現所有交易透過穩定幣自動轉換,將很難被擊敗。這種方式在技術上完全可行,同時還能帶來收益並享受其他相關優勢。如果 Stripe 能夠做到這一點,它將在交易量方面難以被超越。
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要嘛是像 Phantom 這樣的團隊,要嘛是一個新的新創團隊,會在這個領域取得突破。我相信 Phantom 的路線圖中可能已經包含了類似的計劃。比如看看 Paypal、Square 和 Zelle 的業務,如果能夠將這些業務遷移到區塊鏈支付軌道上,並結合錢包功能和强大的入金與出金解決方案,這將是一個價值 1000 億美元的商業機會。透過區塊鏈技術,這些應用將突破國界,市場份額將從美國擴展到全球任何有網路連接的地方。
Solana 的 Seeker 手機是否有機會突破市場
Laura:
我知道你之前提到過,你對 Stripe 的話題不是很感興趣。但在聽你講話時,我突然想到 Solana 的 Seeker 手機。這款產品真的很有趣,它既是一款硬體設備,也可以說是一個**硬體錢包**,同時還是一部手機,並且整合了**生物辨識技術**等功能。我很好奇,你是否認為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切入方式?一種從傳統路徑之外創新進入市場的方式?
Luca:
我認為是的。不過,無論是硬體產品還是其他產品,要想在市場上取得成功,它必須是一個更好的產品,或者至少看起來像是一個更好的產品。它必須接近現有的優秀產品。問題在於,作為一款手機,它很難超越現有的巨頭,例如 Apple 和 Android。除非有頂尖的人才加入,否則很難實現突破。我認為 Solana Seeker 的意義可能比我們目前討論的支付領域更廣。
從支付的角度來看,如果 Seeker 手機試圖與 Phantom 在穩定幣支付領域直接競爭,我認為它的機會不大,因為這對用戶來說增加了額外的複雜性。然而,在其他場景中,硬體確實有其獨特的價值。我認為 Seeker 手機可以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產品,支持多種功能,而不僅僅局限於支付領域。比如,它可透過區塊鏈技術實現更廣泛的加密應用,而在這方面,Brandon 的 Phantom 已經處於領先地位。
不過,我認為 Seeker 手機作為一個整體的加密硬體設備,從區塊鏈生態系統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嘗試。區塊鏈技術需要更好的用戶介面,而硬體產品是一個很少有人探索的領域。這種嘗試非常大膽且充滿雄心,我對此表示支持。這款產品有許多潛在的功能可以改善用戶的加密體驗。但如果單從穩定幣支付的角度來看,它的影響可能比较有限。
Brandon:
謝謝你,Luca。我基本同意你的觀點,尤其是 Phantom 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至於 Seeker 手機,我認為硬體與軟體的市場邏輯完全不同,尤其是在規模經濟方面。對我來說,Seeker 手機直接與 iPhone 競爭似乎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我認為 Seeker 手機的目標應該是一個全新的方向,而 Solana 在這方面確實有自己的優勢。他們資金充裕,能夠推動願景並引領行業的發展。所以我認為 Seeker 手機是加密技術潜力的一個很好的展示。
不過,我個人認為它很難真正與 Apple 和 Android 直接競爭。但話雖如此,我確實認為加密領域需要一次硬體錢包的革新。自從 Ledger 成為主要硬體錢包以來,已經很久沒有出現新的突破了。我對 Seeker 手機在這方面的嘗試感到非常期待。
也許我們可以稍微回到之前的討論,談談全球點對點支付超級應用,它利用穩定幣來實現全球互動和支付。這方面,Paypal 和其他傳統公司的表現一直不盡如人意。
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大型上市公司在加密領域的創新往往受到限制。它們很難冒險進入前沿領域,因為擔心可能會損害現有的核心業務。我認為這並不是它們的問題,而是結構性的限制。這些公司很難有效地推動加密領域的發展。
另一方面,許多公司嘗試開發類似 Crypto Venmo 或 Crypto Square Cash 的應用,但這些應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冷啟動問題」。支付行為具有社交屬性,涉及從一個用戶轉帳到另一個用戶,而雙方必須使用同一個應用程式。這種從零開始推廣的難度非常大。例如,如果一個新應用試圖與 Venmo 競爭,用戶為什麼要選擇這個新應用,而不是繼續使用他們的朋友和家人都在用的 Venmo?這是一個非常難以解決的挑戰。
因此,我認為真正有機會進入這個領域的玩家可能會是那些已經擁有龐大用戶基礎的公司。這些公司已經與終端消費者建立了聯繫,並擁有廣泛的用戶群,然後在此基礎上疊加新的業務和應用。例如,我們團隊目前正處於這樣的市場位置,像 Robinhood 和其他公司也有類似的優勢。這種動態對那些從零開始的新玩家造成了很大的障礙。
Robinhood 如何利用 Privy 和 Bridge 來主導加密生態
Laura:
我認為加密技術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冷啟動問題」。比如,只要區塊鏈之間能夠相容,多個錢包提供商都支持 USDC 在 Ethereum 上運行,或者支持 Tether 在 Tron 上運行,這確實降低了推廣的難度。不過,關於穩定幣的最後一個問題,我想聽聽你對 Stripe 收購 Privy 和 Bridge 的看法。你認為這些收購將如何幫助 Stripe?或者它們會如何推動穩定幣的普及?
Brandon:
我覺得 Bridge 是 Stripe 收購中的一個關鍵項目。Stripe 要想進入穩定幣領域,就需要具備發行穩定幣的能力,而 Bridge 的技術恰好能很好地支持這一點。Bridge 的核心功能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支持穩定幣的發行業務,二是提供穩定幣的協調管理。如果 Stripe 沒有 Bridge,就必須從零開始開發這些能力,而透過收購 Bridge,他們可以迅速推進產品路線圖,因為他們獲得了一個非常優秀且高效的團隊。這為 Stripe 在穩定幣發行、跨鏈轉移以及與銀行帳戶的連接方面提供了强大的技術支持。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推動力。
至於 Privy,我認為它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收購。雖然目前還不清楚 Privy 的技術將如何融入 Stripe 的整體架構,但一個顯而易見的應用場景是解決商戶接受加密貨幣支付的問題。許多商戶不願意接受加密貨幣,因為他們不確定如何儲存和管理這些資產。而 Privy 的錢包技術可以幫助 Stripe 簡化這一流程,讓商戶更容易接受加密貨幣支付。因此,雖然我可能偏離了最初的問題,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些收購是 Stripe 的核心基礎設施部分,它們將幫助 Stripe 更快地實現自己的計劃。我對這些收購的潜力非常期待。
Luca:
Brandon 已經回答得很全面了。不過,我有一個戰略層面的想法想分享。作為 Phantom 的粉絲,我覺得 Brandon,你們團隊的成功標誌之一就是將 Phantom 應用預裝到手機中。這是一個巨大的戰略突破,也是你們需要全職投入的方向。讓 Phantom 應用預裝到手機中,尤其是那些在新興市場中的手機。
你們不需要直接進入 Android 的主流市場,因為 Android 的市場範圍可能過於廣泛。這就像 YouTube 的早期戰略突破一樣,可以先從一些小型手機品牌入手。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市場,比如非洲的一些手機公司。如果 Phantom 能夠成為這些手機的預裝應用,那將是一個巨大的機會。你們需要專門有人全職負責推動這件事。透過這種方式,你們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擴大用戶基礎,同時推動加密生態系統的發展。
新的交易戰爭對 Robinhood、Coinbase 和 Kraken 的影響
Laura:
雖然 Phantom 並沒有直接預裝在 Seeker 手機上,但當我打開手機時,它被非常明顯地推薦了。我記得它是我下載的第一個應用之一,因為手機介面基本上引導我去下載它。不過,接下來我們聊聊交易這個話題吧。我知道你們會對這個話題感興趣,因為它涉及到 Robinhood。這顯然是加密領域的另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也是推動加密行業長期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
目前,我們看到兩個主要玩家——Robinhood 和 Coinbase——正在進入永續合約領域,同時開始佈局衍生品市場。此外,還有許多關於代幣化股票或代幣化權益的嘗試。這讓我很好奇,當你們觀察這些公司在這一領域的各種嘗試時,你們認為哪家公司最具優勢?哪些產品可能會取得成功?哪些產品可能因為結構上的問題或推廣策略不足而難以突破?
Brandon:
這個話題確實非常廣泛,有很多角度可以討論。我認為總體來看,交易行為正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發生轉型。在我們父母那一代,交易是一種非常嚴肅的金融活動,通常由專業機構完成,很少涉及普通個人,更不是一種娛樂性質的行為。
然而,現在尤其是年輕一代,我們看到金融活動正在與娛樂和注意力經濟深度融合。這種現象被稱為「超金融化」,即交易以及其他高風險活動,例如體育博彩,變得更加容易接觸並逐漸主流化。因此,我認為交易的形式和目的正在發生顯著變化,它越來越像是一種娛樂或尋求刺激的行為。
至於誰最適合這一趨勢,我認為答案是那些能夠贏得年輕一代的信任和喜愛的公司,以及那些年輕人願意將資金儲存並使用的地方。顯然,目前在美國,Robinhood 似乎佔據了這一位置。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另一個趨勢,那就是所有金融活動都在向鏈上遷移。因此,我認為真正的贏家將是那些不僅能夠吸引下一代用戶,同時還能有效應對鏈上環境變化的公司。Robinhood 在這方面表現得非常積極,例如推出自己的區塊鏈以及代幣化股票等產品。我很高興看到他們在這方面的推進。
誰能夠抓住鏈上金融的最新趨勢,并以「鏈上優先」的方式進行創新,同時完美結合新一代的**注意力經濟**,誰就可能成為這一領域的最大赢家。當然,這其中還有許多不同的細分領域。
Coinbase 是否缺乏一個優秀的產品團隊
Laura:
你之前提到自己非常喜歡 Robinhood。那麼,如果你是 Coinbase,你會採取哪些措施來在交易領域挑戰 Robinhood?
Luca:
Robinhood 和 Coinbase 的產品定位差異很大。實際上,Coinbase 一直以來都不是一家以產品開發為核心的公司。比如,他們最近嘗試推出 NFT 市場和其他項目,但這些嘗試並沒有取得理想的結果。此外,Coinbase 的產品體驗確實無法與 Robinhood 相媲美。我同意 Brandon 的觀點,Coinbase 應該專注於成為加密領域的「JP Morgan」,這個定位讓我對 Coinbase 的未來更加看好,他們應該全力以赴地追求這一方向。因為產品開發是一種需要長期培養的組織能力,無法簡單地透過引入一個優秀團隊來解决。很少有公司能做到這一點,這種能力通常是由企業文化和領導力從上到下塑造的。
Coinbase 的優勢在於交易領域。他們擁有强大的資源優勢,能夠談判達成有利的交易。此外,他們在品牌聲譽和市場先行者地位方面表現突出。因此,與其試圖轉型為一家以產品為核心的公司,Coinbase 更應該像 JP Morgan 一樣專注於自己的强項。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明智的定位,讓我對 Coinbase 的未來充滿信心。
Laura:
所以你認為他們應該放棄 Brian Armstrong(Coinbase CEO)一直提到的願景,比如推動更多人進入鏈上環境?你覺得他們應該繼續堅持中心化模式,而不是嘗試推動去中心化?
Luca:
我認為他們可以透過併購來推動創新。如果 Coinbase 想要實現戰略目標,就應該收購那些正在開發符合其願景的團隊。作為一個從 2016 年開始使用 Coinbase 的用戶,我並沒有覺得他們的產品體驗在不斷改進。相比之下,像 FTX 這樣的公司能够赢得市場,是因為他們為美國用戶提供了一個功能强大的平台,讓用戶可以進行更複雜的交易。Coinbase 本應該阻止 FTX 奪取市場份額,但他們没有做到這一點。
在一個理想的情況下,我認為 Coinbase 的戰略方向是正确的,但他們的團隊可能並不適合這個方向。從我的觀察來看,Coinbase 並不像一家以產品開發為核心的公司。產品開發是一種需要長期培養的能力,領導者需要具備產品思維。我不確定 Brian Armstrong 是否是這樣的領導者。他更像是一位擅長戰略決策的人,能夠推動交易和商業合作。但如果你看看 Robinhood 的產品,它真正體現了卓越的用戶體驗。
比如,在 Coinbase 上執行一些功能時,我經常遇到通知、驗證和審批流程的繁瑣問題。而在 Robinhood 上執行同樣的功能,從去年開放加密貨幣存款以來,整個流程都非常順暢,包括面部識別和密鑰驗證,用戶體驗更加友好。
我認為優秀的創業者需要直面自己的真實情況,了解自己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如果你不是一個以產品開發為核心的人,就需要透過**併購**來獲取那些正在構建你所需產品的團隊。或者,你可以接受自己的定位,專注於自己擅長的領域。比如,USDC 和 Coinbase 的交易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體現了他們在交易領域的優勢。Coinbase 是美國加密行業中最具聲望和可信度的機構之一,他們能夠利用這一優勢為股東創造價值。
當然,構建優秀的產品不僅僅依賴個人,還需要一個强大的團隊。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擁有一個優秀的團隊。直到幾年後回顧時,我才意識到這一點。有時候你只是幸運地找到了合適的人。但我不認為一個人可以憑個人力量推動產品開發,尤其是當你在構建 Base(Coinbase 的區塊鏈生態系統)時。這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系統,涉及多個層面,而不僅僅是一個應用程式。雖然應用程式是生態系統的重要部分,但認為領導者可以每天專注於產品開發是不現實的。
相比之下,Robinhood 顯然是一家以產品開發為核心的公司。他們的產品團隊不僅專注於用戶體驗,還能夠迅速響應市場需求,這也是 Robinhood 在加密領域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
「萬能應用」是否真的有意義?
Laura:
最近關於「萬能應用」的嘗試引起了廣泛討論,Base 可能是第一個試圖打造這樣的平台,而 X 宣稱他們也在朝這個方向努力。我很好奇你們對這些嘗試的看法。你認為誰最有可能在這一領域取得成功?成功的玩家需要具備哪些關鍵特質?
Brandon:
我對「萬能應用」的概念持保留態度,尤其是作為一種競爭策略。如果想在這個領域取得成功,你需要是一個已經擁有龐大用戶基礎和強大分發能力的大型企業。比如 X 或 Facebook,這些公司擁有數億甚至數十億用戶,具備足夠的資源和影響力,有機會實現這一目標。但對於那些從零開始的公司來說,試圖同時覆蓋所有領域的「萬能應用」通常是不可行的。除非擁有頂級資源,否則這種策略只會讓公司陷入困境。因此,我認為只有那些已經擁有龐大用戶群,並能够推動全球化互動的公司才有可能在這一領域取得成功。
Laura:
所以你不覺得 Base 應用可以啟動這個方向?他們已經起步,但無法與 X 或其他現有社群網路競爭。
Brandon:
我認為 Base 應用不會成為下一個「萬能應用」,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作為創業者,當你是一個弱勢競爭者時,你必須選擇自己的戰場,並且要清楚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就像 Luca 說的那樣,要直面自己的真實情況,專注於自己擅長的領域。我認為試圖同時在所有領域競爭是不可行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在西方很難出現真正的「超級應用」。我認為 iOS 和 App Store 可能是西方最接近「超級應用」的存在。
實際上,整個 iPhone 的 App Store 和 iOS 系統可能是我們擁有的最接近「超級應用」的東西。一個應用的本質是什麼呢?我認為它的核心在於與最終用戶建立緊密聯繫。而蘋果正是透過這些用戶關係獲得了極大的定價權,比如在 App Store 和 Apple Pay 中體現出來。在東方,情況有所不同,比如一些國家支持的公司,這為它們提供了不公平的分發優勢。而在西方,我認為只有像 Google 或 Facebook 這樣的大型玩家才能在這一領域取得成功。
Luca:
我之前在討論區塊鏈時提到過類似的觀點,我認為這同樣適用於「萬能應用」的概念。我們可以回到創業的基本原則,成功的創業者需要專注於一個領域。試圖同時做好所有事情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注定會失敗。當然,有時候可能會幸運地成功,但這種「萬能」的思路通常是一個糟糕的策略。所以我不太相信「萬能應用」的概念。我更傾向於專注於鏈上的功能平台,而不是試圖覆蓋所有領域。比如 Phantom 的產品設計就很好。我認為這些平台應該專注於提供鏈上的功能,而不是試圖同時覆蓋社群和其他數百種功能。這樣會很快變得複雜且難以管理。
我認為應該首先在一個垂直領域找到核心產品市場契合度 (**PMF**),然後再逐步擴展功能,而不是一開始就推出一個「萬能應用」,卻沒有一個核心功能能够真正吸引用戶。
📍相關報導📍
礦企 BTCS 買入 Pudgy Penguins 當企業儲備,除了 ETH 還有 NFT
Pudgy Penguins胖企鵝手遊《Pudgy Party》將上線AppStore、GooglePlay,預先註冊開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