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A 全面上路,Ripple 赴盧森堡申請許可,歐洲加密市場加速洗牌。
(前情提要:Coinbase拿下歐盟「MiCA執照」總部遷盧森堡、Kraken搬到美國加密友善州懷俄明 )
(背景補充:歐盟MiCA「2026全面伸手Defi」業者苦哈哈,如何影響台灣監管方向? )
歐盟《加密資產市場法規》(MiCA) 正式落地,歐產業從「先創新、後補洞」的年代,跨進清晰可量化的監管新紀元。全球支付巨頭 Ripple 在盧森堡設立 Ripple Payments Europe S.A.,並啟動申請 MiCA 許可的流程,成為此波合規競賽中最受關注的行動之一。
MiCA 全面上路:歐洲加密市場大洗牌
MiCA 為加密資產服務提供者 (CASP) 建立統一標準,涵蓋資本充足率、公司治理、反洗錢措施、消費者保護與定期揭露報告。資金門檻與合規成本攀升,讓原本依賴「先做再說」模式的小規模業者不得不面對退出、被併購或轉型的抉擇。與此同時,能滿足新規的企業將在市場洗牌後取得更大能見度,吸引機構與散戶資金。
對穩定幣發行商而言,MiCA 規定銀行水準的準備金與資訊透明度,直接改寫過往「黑箱」模式。USDT 之類未按歐盟標準披露儲備明細的產品勢必讓位給 RLUSD 這類按新規備存資產、且接軌傳統金融稽核流程的穩定幣。市場信任與法規紅利同步累積,為歐洲加密經濟奠定新基礎。
Ripple 率先搶灘:穩定幣與支付雙布局
Ripple 早在 2023 年 4 月就註冊 Ripple Payments Europe S.A.,明確定位為集團歐洲中樞。公司目前尋求電子貨幣機構 (EMI) 許可,以確保 RLUSD 穩定幣與企業跨境支付服務在 MiCA 框架下合規。Ripple 管理層當時強調,歐洲巨大機會與穩定監管環境「值得把資源押進來」。
EMI 許可到手後,Ripple 可以直接向企業客戶發行電子貨幣、從事匯款與持有客戶資金。結合符合 ISO 20022 的訊息標準,Ripple 預計讓數位資產流動與傳統 Swift 網路連接更順暢,消除跨境匯款中的多重中介與匯差痛點。換言之,MiCA 不只是合規難題,更是讓 Ripple 把「加密」與「支付」並軌的成長引擎。
外界觀察人士指出,當合規門檻拉高,能夠同時掌握監管話語權、技術堆疊與企業客戶基盤的大型玩家,將以更快速度擴張。MiCA 因此有機會把歐洲變成全球加密基礎建設的試驗場,而 Ripple 的早一步布局,讓公司在下一階段談判中握有更多籌碼。
盧森堡為何成為護照港?
盧森堡長年深耕資產管理與跨國金融服務,監管機構 CSSF 熟悉高流動性產品的審核機制,對創新業態抱持開放而嚴謹的態度。更關鍵的是,一旦獲得盧森堡授權,業者可依「護照化」原則直接服務整個歐洲經濟區 (EEA),省去分國申請的時間與金錢成本。這種一次到位的優勢使盧森堡被視為「合規登機口」。
除了 Ripple,Coinbase、Bitstamp 以及渣打銀行都把歐洲業務樞紐放在盧森堡。多家龍頭聚集,進一步強化金融基礎設施與專業人才的網絡,形成正向循環,替後進者降低落地門檻。
合規新賽局的贏家思維
MiCA 像是在跑道上重新噴漆,所有選手必須回到同一起點,配戴同樣重量的合規裝備。對看重長期競爭力的企業而言,法規不是阻力,而是築牆後開出的快速通道。Ripple 透過盧森堡護照化策略,為歐洲、乃至全球支付網路加上強韌護欄,進一步推升對銀行與企業客戶的說服力。
在「合規為王」的年代,擁抱規定、控制風險、同步推進技術創新,已成加密產業的基本生存配方。MiCA 的效應仍在發酵,但市場走向集中、透明與成熟的趨勢已經明朗。能夠在新秩序中占位的公司,將把加密生態帶進下一個可持續成長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