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負責全民健保的健保公團(국민건강보험공단)出了內鬼,財政部門組長盜用 46 億韓元公款,卻因為投資加密貨幣賠個精光。
(前情提要:大學生炒幣海賺8千萬韓元,重押生技股當兵1個半月「全賠光」:學會這2件事 )
(背景補充:韓元穩定幣競賽全面打響:銀行聯盟、科技巨頭、Web3 企業齊入場,誰能率先領跑? )
韓國國民健康保險公團類似台灣的健保署,日前爆出 46 億韓元(換約新台幣約 9700 萬元)侵吞公款案,崔姓財務主管挪用公款轉入加密貨幣合約並幾乎虧光。韓國最高法院在 7 月 15 日維持原判 15 年刑期,卻未認定洗錢,留下數位資產監管的疑問。

公款去向:加密賭場
根據 SBS 報導,韓國檢調表示,崔姓主管在 2022 年 4 月至 9 月以財政管理團組長身分,透過 18 次系統操作挪用高達 46 億韓元公款後潛逃海外。崔姓主管一度被發現在菲律賓奢華度假村揮霍,最終於 2024 年 1 月在馬尼拉落網。
健保公團透過民事訴訟追回 7.2 億韓元,但剩餘的 39 億餘韓元,都被在崔姓主管加密貨幣合約市場虧光,傳統追討機制形同失效。
崔某一審和二審法官以「公務人員被要求廉潔,但有計劃地挪用鉅額資金等罪行手法非常惡劣」,判處有期徒刑15年。15 日最終宣判維持原判決。
賭光了,不算洗錢
韓國現行《特定金融交易資訊報告及利用相關法》等反洗錢規範,要求交易所落實客戶盡職調查並通報可疑交易。然而法院認定崔某行為雖屬貪瀆,但因資金最終虧損而未構成洗錢,也未支持檢方對 39 億韓元的追討請求。
韓國檢方不滿,崔某挪用公款在韓國境內的虛擬貨幣交易所購買代幣,並傳輸到海外交易所,被法院判斷不承認違反洗錢法等罪,也引起當地加密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