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城 RWA Summit 上,摩根大通示範跨鏈交易,映照傳統金融與 DeFi 加速融合,預示資產代幣化與金融基礎設施重寫。(前情提要:Jack Dorsey喊比特幣「刪除中本聰」:個人崇拜影響BTC發展、該改掉最小單位聰 )
(背景補充:推特創辦人 Jack Dorsey 就是中本聰?deBanked 執行長拋 51 條線索指認傑克多西 )
摩根大通 (JPMorgan) 區塊鏈部門 Kinexys 負責人 Nelli Zaltsman 與 Chainlink 共同創辦人 Sergey Nazarov 在法國坎城 RWA Summit 2025 握手時,現場螢幕同步顯示一筆跨鏈交易結算成功,宣示傳統金融與去中心化金融之間的人為隔閡正在瓦解。Zaltsman 表示,融合速度「比外界想像更快」。
技術示範揭示 TradFi 與 DeFi 合流
試點結合 Kinexys、Chainlink 與 Ondo Finance,完成實物資產 (RWA) 的原子化交割 (DvP) 和多鏈同步結算,較傳統流程節省時間並降低失配風險。Kinexys 採「資產無關」設計,可同時接入多條公開鏈,又符合各地監管要求。
從 Quorum、JPM Coin 到今天的 Kinexys 與 JPMD Token,摩根大通逐步把點對點支付擴展為全方位鏈上金融服務。JPMD Token 目前在 Coinbase 的 Base L2 上流通,完全以銀行存款做擔保,僅開放白名單客戶,目標是提供鏈上「現金」解決方案,並在未來數位資產競爭中占得先機。
監管與資金雙重推力
AInvest 調查顯示,75% 機構計畫 2025 年擴大數位資產配置。貝萊德、德意志銀行接連推出代幣化產品,Robinhood 亦發行區塊鏈股票代幣。監管面,美國眾議院提出 GENIUS Act 為穩定幣建立框架,Coinbase 也取得歐盟 MiCA 全牌照,加速資產上鏈。
Nazarov 指出:
「密碼學證明與智能合約能讓中小機構取得一線銀行級可信度,這將促進競爭與創新。」
銀行與資產管理公司因此必須重新評估系統與策略;散戶可望享受更高透明度與較低交易成本。然而,跨鏈互通性、資安與跨國監管協調仍待克服。三年內,鏈內鏈外將成為同一座標系的一段連續光譜,先解讀新語言者將掌握主導權。
📍相關報導📍
Block完成3奈米「比特幣挖礦晶片」開發,Jack Dorsey:打造更去中心化BTC Mining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