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Twitter與Square執行長的Jack Dorsey呼籲比特幣品牌重塑,擺脫對中本聰的個人崇拜,強調其去中心化本質,引發對比特幣未來之路的深思。
(前情提要:推特創辦人 Jack Dorsey 就是中本聰?deBanked 執行長拋 51 條線索指認傑克多西 )
(背景補充:劍橋報告:比特幣挖礦「清潔能源」使用率已達 52.4%,特斯拉會重啟 BTC 支付? )
前任 Twitter 與金融科技公司 Square(現已更名為 Block)的執行長Jack Dorsey,針對比特幣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前瞻性與新奇的觀點,他公開指出,比特幣匿名創辦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神秘光環與身份,長遠來看可能已成為一種「干擾因素」,甚至可能阻礙比特幣進一步演進的步伐。因此他認為社群應該要放棄對
Dorsey「拋棄中本聰」的品牌重塑
Jack Dorsey 在 X 上 強烈呼籲比特幣社群應審慎思考進行一次深層次的「品牌重塑」,其核心目標在於協助比特幣擺脫與任何特定創辦人形象的過度連結。他之所以強調拋棄或淡化「中本聰」這一符號的重要性,其深層邏輯在於他敏銳地洞察到,對這位匿名創辦人的持續聚焦與個人崇拜現象,與比特幣賴以存在的基石——即「去中心化」的核心精神——之間形成了根本性的矛盾。
Dorsey 認為,這種將注意力過度集中於創辦人身份的傾向,無形中會使比特幣這一革命性技術,被外界誤解為僅僅是某個天才人物的個人專案,而忽略的這是一個真正由全球無數參與者共同構建、共同維護的開放式點對點網路,他曾公開表示:
「我認為,當前社群最關鍵的任務之一,便是要努力擺脫對創辦人身份的依戀情結。坦白說,『中本聰』這個名字本身,已經構成了一種干擾。」
Dorsey 進一步闡釋,所謂的品牌重塑,絕非僅僅是替換一個名稱或標識那樣簡單。其更深遠的意義在於,必須更精準、更有效地向全球用戶傳達比特幣作為一種潛在的普惠金融基礎設施,以及一個真正去中心化、抗審查網路的真實願景與核心價值。他相信,唯有透過持續強化其社群驅動、無需特定許可即可參與的開放特性,比特幣方能更有效地吸引廣泛的主流機構與個人用戶的接納和採用,並最終被世人理解為一項真正的全球公共財,徹底擺脫與任何特定個人或組織綁定的技術專案形象。
去中本聰化 BIP-177
部分社群成員認同 Dorsey 的觀點,並且共同發起比特幣新提案 BIP-177 ,提案者軟體開發人員約翰·卡瓦略 (John Carvalho) 提及,應該將比特幣最小的單位聰(satoshi)更名為bitcoin,即 1 BTC = 100,000,000 bitcoin,而 Dorsey 近期也在 X 上不斷宣傳與轉貼該提案,該提案與呼籲轉貼在推特上的總瀏覽量已經超過100萬次。
支持 BIP-177 的社群認為進一步的「去個人化」將有助於鞏固並強化比特幣的抗審查能力及其作為公共基礎設施的屬性。但另一方面,亦有相當一部分支持者可能認為,中本聰作為比特幣這一劃時代發明的奠基者,其歷史貢獻與象徵意義是不可磨滅的,不應被輕易拋棄或刻意淡化。
延伸閱讀:1 BTC = 1 億顆 bitcoin?比特幣提案 BIP 177 究竟是什麼?
去中心化下的兩難:品牌共識的挑戰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個高度去中心化、缺乏中央決策機構的網路生態系統中,試圖推動任何形式的「品牌重塑」倡議,其過程注定充滿挑戰。Jack Dorsey 的此番建議,雖然富有洞見,但也勢必會在結構鬆散但充滿活力的比特幣社群內部,激起多元甚至對立的聲音與反響。
但實際上,比特幣過去任何提案的推動都存在著根本的難題,如何在一個不存在中央權威、依靠參與者共識運作的體系內,就品牌定位、公共形象塑造等高度主觀且複雜的議題達成廣泛共識,這考驗著社群的集體智慧,更多時候是需要在社群文化層面進行長期的溝通、深入的教育以及艱難的共識建立過程,這注定是一個耗時且充滿不確定性的演化進程。
📍相關報導📍
Block完成3奈米「比特幣挖礦晶片」開發,Jack Dorsey:打造更去中心化BTC Mining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