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方不再將代幣免費空投,未來將圍繞永續性與對真實社群的智能激勵展開,資料驅動的社群激勵型 ICO 可能成為新模式。本文源自 Yu Hu,KaitoAI 創辦人所著文章,由AididiaoJP,Foresight News整理、編譯及撰稿。
(前情提要:如何告別空投陷阱?Web3必學三步獲利法、讓「羊毛出在豬身上」 )
(背景補充:一文盤點 Solana 生態的七個早期空投機會 )
在過去 8 個月時間裡,我透過 Kaito 的合作夥伴專案以及我們自己的專案,近距離見證了大約 30 個代幣生成事件 (TGE)。毫無疑問,這一週期內整個領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本文將結合我的經驗和最新思考,探討以下內容:
- 為什麼代幣分配的範式正在轉變?
- 什麼是好的代幣分配以及如何實現?
- 智能激勵文化:激勵性對齊與非激勵性訊號
- 為什麼資料驅動的 ICO 可能成為與空投並列的新範式
為什麼代幣分配的範式正在轉變
自 2020 年 Uniswap 歷史性的大空投發出以來,加密產業迅速接受了這一代幣分發模式,部分原因是它強烈契合了加密精神,部分則是由於監管套利的機會。
回顧過去,這一趨勢可能在 2024 年底 Hyperliquid 的 TGE 時達到頂峰。Hyperliquid 的空投堪稱另一個難以複製的歷史性時刻。對我們所有人來說,Hyperliquid 在空投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真正激勵了考慮將大量代幣免費贈予社群的許多創辦人。
然而,當項目方開始為自己的 TGE 做準備時,他們很快意識到這完全是另一回事:
- 當需要引入 10 多個中間商以確保可及性和流動性時,Hyperliquid 能夠完全內部完成這些工作
- 當 99% 的專案沒有像 Hyperliquid 那樣可觀的收入流來支援大規模回購時。
與 2021 年相比,本週期內的代幣如果沒有整合強大的買方機制,將面臨更嚴重的流動性危機,尤其是在需求端。大多數新代幣價格迅速大幅下跌,這種趨勢導致社群文化從「鑽石手」(長期持有) 轉向早期拋售,而這又進一步形成了一個自我強化的循環。
結果如何?現在更多團隊正在重新思考社群分配的玩法。顯然至少有一部分專案正在探索替代性結構例如像 pump.fun、Plasma、Sahara 等 ICO 模式,以及傳統的空投模式。
對於項目方來說,ICO 創造了一種需求驅動的動態:真正的支持者能夠投資並存在成本基礎。相比之下,單純的空投模式中,社群訊號效應較弱,且非支持者可能成為零成本的接收者。
這是否意味著所有社群空投將會終結?我並不這麼認為。空投仍然具有顯著的行銷和社群建設價值:識別、獎勵和培養忠誠的社群仍然是專案成功和長期發展的關鍵決定因素。
然而,我認為作為一個產業,空投越來越需要與更清晰的對齊和訊號機制相結合,這一點在更廣泛的代幣分配和激勵設計中同樣適用。
因此,我相信未來將出現一個增長趨勢,更多關於團隊如何評估和獎勵過去貢獻、權衡流動性場所的成本與收益、創造機會成本、設計對齊和訊號機制,以及尋找一切可能方式擴大高品質分配的思考和實驗。
我們所有人都需要思考這些變化的含義,並為所有參與者,包括社群、團隊、交易所、基金等,建立一個永續的文化和預期。
什麼是好的代幣分配,以及如何實現
在我看來,一個好的代幣分配應該:
- 基於社群共識和對齊性獎勵參與者;
- 利用非激勵性行為作為訊號;
- 廣泛而相關即在整個過程中為人們提供充分的參與機會。
為了實現這一點,我認為需要幾個關鍵轉變:
- 更強大的資料分析能力,識別有意義的訊號;
- 明確專注於設計能夠凸顯這些訊號的機制;
- 對所有相關方的預期進行重置。
因此,代幣分配的未來將围绕永續性和對真實社群的智能激勵展開,以保障其網路和品牌的長期發展。
智能激勵文化:激勵性對齊與非激勵性訊號
作為這一轉變的一部分,我相信產業將朝著更資料驅動的代幣分配和更智能的激勵設計方向發展,其中投資回報率 (包括有形和無形的) 將成為核心評估指標。這一新興文化建立在兩大支柱之上:
- 1) 激勵性對齊
- 2) 非激勵性訊號
激勵性對齊指的是涉及機會成本的行為 (無論是基於資本還是社交),並作為未來社群公式的可信訊號。例如參與 ICO、TVL 承諾、持有社群 NFT,以及公開的社交倡導。對齊可以透過激勵來鼓勵,但為了有意義,它必須涉及真實的稀缺性或成本,否則可能淪為低價值訊號。
另一方面非激勵性訊號捕捉的是揭示真實意圖的有機行為。這可能包括在非激勵性時期的參與或任何意外機制。Hyperliquid 在賽季之間的積分分配就是這一實踐的典型案例。
如今大多數市場設定策略時都融合了這兩種行為。任何活動的有效性取決於團隊如何平衡激勵性對齊與非激勵性訊號,以及如何衡量兩者的投資回報率。
為什麼 Kaito 推出代幣啟動平台,以及我們對資料驅動 ICO 未來的看法
我們相信如果設計得當,公開銷售有可能結合兩者的優勢:激勵性對齊和非激勵性訊號。關鍵在於採用資料驅動的方法:精確決定誰獲得分配,以及如何預測未來的價值貢獻。作為加密領域領先的資料分析平台,並擁有廣泛的覆蓋範圍,我們認為 Kaito 最有能力使這一模式發揮作用。
我們將這一模式稱為「資料驅動的 ICO」,並相信它為團隊提供了一個引人注目的選擇,無論是市場進入執行還是優化代幣分配。
- 一個結構良好的 ICO 能夠測試人們的共識信念並過濾非支持者;
- 分配透過結合歷史貢獻和未來價值貢獻的最佳訊號進行優化;
- 一個精心策劃的 ICO 邀請新成員加入,擴大分配範圍;
- 作為一個非激勵性事件,它也是一個強大的訊號機制。
舉個簡單的例子,想像一個類似 pump.fun 風格的銷售,但不是基於誰在交易所上最快 (先到先得),而是考慮產品使用、社交倡導、鏈下和鏈上聲譽、信念,以及全球社群建設中的地理平衡……
這樣的分配將代幣交到正確的人手中,並為社群建立一種對齊和共同繁榮的文化提供更多信心。
結論
我們正迎來產業重新思考什麼有效、什麼無效的關鍵時刻。
對於一個以自由市場自我調節的產業來說,前進的道路始終應該是重新設計激勵措施和改進協調系統。
我相信隨著加密技術在全球範圍內的普及,我們的領域將變得更加成熟,而我們作為一個產業,不僅可以在前沿基礎設施上領先,還可以透過代幣作為底層激勵工具,構建一個新的全球協調引擎。
這在我看來需要一種全新的方法:一種在我們所做的一切中,從代幣分配到設計和對齊激勵措施,利用更先進資料和資料分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