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乘服務巨頭 Grab 現在已經正式向菲律賓用戶,開放加密貨幣儲值功能,用戶可透過加密貨幣,直接向其 GrabPay 錢包匯款,只要持有比特幣、以太幣穩定幣 USDC、USDT,數百萬名用戶即可將數位資產瞬間轉換成菲律賓披索,並用於叫車、點餐、購物或轉帳等支付場景。
(前情提要:DePIN 應用》NATIX 合作東南亞最大獨角獸 Grab:打造新一代去中心化全球地圖)
(背景補充:東南亞Uber》Grab將支援1.8億用戶加密支付?合作Circle加強Web3錢包體驗)
東南亞共乘服務巨頭 Grab 宣佈,Grab 現在已經正式向菲律賓用戶,開放加密貨幣儲值功能,用戶可透過加密貨幣,直接向其 GrabPay 錢包匯款,只要持有比特幣、以太幣穩定幣 USDC、USDT,數百萬名用戶即可將數位資產瞬間轉換成菲律賓披索,並用於叫車、點餐、購物或轉帳等支付場景。
一鍵「幣轉披索」
官方介紹,儲值加密貨幣的操作方式相當簡單:首先,打開 Grab App,選擇「加密貨幣」儲值管道,從支援的加密貨幣和穩定幣列表中選擇一種代幣和網路。然後,輸入以披索計價的金額,並檢查匯率和交易詳情。最後,從個人錢包發送等值加密貨幣。鏈上確認後,GrabPay 裡的餘額就會立即更新,和傳統銀行轉帳幾乎沒有差別。
Grab 補充稱,這套服務背後由兩家夥伴支援。第一是支付基礎設施公司 Triple-A,該公司憑藉其新加坡、美國與歐洲執照,負責把關交易合規與資安問題。第二則是菲律賓本地交易所 PDAX,PDAX 在央行 Bangko Sentral ng Pilipinas 的金融監理名單中取得合規資格,確保了資金流動符合在地法規。
值得一提的是,Grab 早在 2024 年就先於新加坡開啟這一服務,如今才選定加密貨幣需求旺盛的菲律賓,作為其拓展下一代支付場景的下一站。
從投機資產到日常支付
對許多缺乏傳統銀行服務的菲律賓用戶而言,「加密貨幣入金」為他們提供了一條新通道,讓他們得以低門檻參與數位經濟。Grab 表示,比特幣、以太幣因此不再只是高波動的投機性標的,而是可以買便當、坐車的「活錢」。
市場觀察人士認為,當加密貨幣真正落地到日常情境,消費者對於加密貨幣價格波動的擔憂就會降低;對商戶與平台而言,結算過程由 Triple-A 與 PDAX 代勞,兌換匯率與合規問題也被大幅簡化,整體成本可能將低於傳統支付方式的手續費。
Grab 的成長軌跡
Grab 前身為 MyTeksi,由 Anthony Tan 與 Tan Hooi Ling 於 2012 年在馬來西亞創辦,經過十多年耕耘,Grab 已在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累積了龐大用戶。
目前 Grab 服務橫跨三大領域:叫車 (Mobility)、配送 (Deliveries) 與金融服務 (Financial Services)。在叫車市場維持獲利的同時,公司對配送和金融業務持續加碼,並以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優化營運。
加密貨幣儲值功能的推出,正是 Grab 結合支付與科技優勢的最新示範,也為其「東南亞領先的超級應用」目標再次添上了一塊關鍵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