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聲稱若關稅非通膨主因,聯準會最遲 9 月就得降息!華爾街同步提前押注,接下來 CPI 與就業數據將決定政策走向。
(前情提要:鮑威未排除 7 月降息可能,稱若非關稅已降息,關稅料將對通膨有影響 )
(背景補充:鮑爾國會聽證首日「立場大轉彎」:不排除提前降息,但 6、7 月經濟數據更重要 )
美國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在福斯新聞節目《The Ingraham Angle》指出,關稅不是推升物價的主要因素,並放話「聯準會降息不會晚過 9 月」。這席話立即把全球資金視線拉回聯準會的下一步。
川普、財政部同聲催促
貝森特在回應中批評,現行 4.25 – 4.50% 利率區間在通膨趨緩時「令人難以理解」,並質疑聯準會把關稅視為潛在通膨來源。
他的立場與總統川普多次公開要求降息保持同口徑,貝森特在節目中強調:
「關稅並非通膨因素。如果聯準會真把這當標準,他們大可更早降息,但肯定不會晚過 9 月。」
華爾街押注提前
貝森特並非唯一的大咖喊降。高盛在7 月 2 日發布的預測中,把第一次降息時點由 10 月提前到 9 月,機率略高於 50%,並預期年底前再降兩次。
CME FedWatch 工具也顯示,期貨交易員押注 9 月與 12 月各一次下調 25 個基點。雖然聯準會在 6 月會議維持利率不變,但點陣圖已透出今年內共兩次降息的中位數預期,官方與市場時程正慢慢靠攏。
聯準會的「五大指標」
聯準會政策仍「數據至上」,核心觀察集中在:
- 通膨:CPI 若持續高於 2%,降息空間有限;近期走勢放緩,有利政策轉向。
- 勞動力市場:失業率低但薪資增速下滑,若失業率再升,調降利率誘因升高。
- GDP 與產出缺口:成長放慢時,利率調整有助托底需求。
- 金融條件與流動性:市場若因高利率收縮,降息可釋放資金。
- 全球與地緣政治:關稅與衝突帶來成本變數,貝森特則認為影響被高估。
目前外部呼聲與模型推算都瞄準 9 月降息,但聯準會主席鮑爾多次重申「看數據決定」。接下來兩份就業報告與 8 月 CPI 將成為最後的決定因素。
若是通膨繼續收斂、就業保持偏冷,降息將水到渠成;反過來,利率則可能保持現狀。
📍相關報導📍
聯準會6月利率不變》鮑爾和Fed點陣圖透露了什麼?比特幣10.5萬美元震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