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降息時點在政治與通膨壓力間拉鋸,三派官員各持論點,川普施壓更添變數,實際降息時間延到九月觀望。
(前情提要:共和黨指控「鮑爾作偽證」為25億鎂聯準會裝潢案,川普找到Fed換帥法律破口?)
(背景補充:專家為Fed鮑爾喊冤:比特幣、美股、黃金創新高,經濟超好為何要降息?)
素有聯準會傳聲筒的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 今日指出,聯準會內部對於降息的意見陷入分裂,讓Fed不可能在本週討論出在八月的具體措施,形同預言將看九月的具體狀況如何再做決定。
Nick Timiraos 提及,在聯準會本週決議前,華府與矽谷正盯著這艘全球經濟「超級油輪」何時轉舵,降息擇期原本是技術議題,如今卻被新總統川普的關稅與公開施壓推向政治前線。
三派立場,利率走向各執一詞
聯準會內部分為觀望派、立即降息派與警惕通膨派,分歧主要圍繞關稅對通膨的強度與勞動市場隱憂。
觀望派代表、舊金山聯準銀行總裁 Mary Daly 強調,提早動手可能再度推高物價,但長期高利率也會壓縮就業。她提醒「你不能永遠等待」,但主張再觀察兩個月數據。
立即降息派由理事 Christopher Waller 及 Michelle Bowman 領銜。Waller 指出,關稅屬一次性衝擊,「如果 9 月才降息,那還等什麼?現在就做。」他認為標題失業率掩蓋私部門招聘疲弱,必須先發制人。
警惕通膨派則由亞特蘭大聯準銀行總裁 Raphael Bostic 帶頭。Bostic 憂心「管道內」價格壓力未消,關稅新聞延長物價焦慮,須見到更明顯疲軟才放心降息。
數據之外的政治噪音
Nick Timiraos 也提到,川普對鮑爾公開點名,甚至視察聯準會辦公樓翻修,令獨立性問題浮上檯面。白宮顧問批評支出浪費,更放大市場對決策被政治綁架的疑慮。
前達拉斯聯準銀行總裁 Robert Kaplan 以「超級油輪」比喻聯準會:
「如果你做出一個決定,比時機晚了一兩次會議,那是一個戰術問題,是可控的。」
對他而言,真風險在於重演 2021–22 年通膨失控,而非短暫的落後。
前政策主管 William English 同樣提醒,最終考驗在「溝通和政治」。即便降息對未來數月的通膨或失業率影響有限,語氣與時機仍能撼動金融市場。
市場押注:九月降不降?
降息機率成為交易員的即時賭盤。根據高盛預計,9 月降息機率「略高於」五成,反映部分投資人相信關稅衝擊可控、經濟動能正在放緩。
但聯準會更在意關鍵兩組數據:通膨走勢是否因關稅而回升,以及勞動力市場是否持續鬆動。若夏季物價壓力累積、就業仍堅挺,觀望派和警惕通膨派將增加分量;若通膨溫和下滑、就業轉弱,立即降息派聲勢可望增強。
超級油輪的風險管理
三派分歧凸顯決策複雜性:過早降息恐再點燃物價,過晚則壓抑增長。面對雙刃的關稅與無處不在的政治噪音,鮑爾團隊必須在維護獨立性與避免政策誤判間取得平衡。
本週會議結果無論維持利率或釋出降息線索,真正考驗在於後續溝通:如何讓市場相信這艘「超級油輪」仍握有方向舵,而非受短期政治風向擺布。全球資本市場將以價格表決信任,經濟亦將以增長與就業數據驗證決策得失。
最終,降息時點也許只差一季,但對聯準會聲望與美元資產評價的影響,卻可能延續數年。世界現在靜候華盛頓的下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