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須告訴你所有的朋友和家人,以及你關心的人,現在是購買比特幣的時候。本文源自 邦妮區塊鏈 頻道,由 深潮 整理、編譯及撰稿。
(前情提要:Metaplanet比特幣加倉2.1億美元「超越Coinbase」,BTC超1萬枚躍升第七大公司 )
(背景補充:Metaplanet 啟動亞洲最大規模比特幣股權融資:目標買 54 億美元 BTC 擁 1% 供應量 )
你必須告訴你所有的朋友和家人,以及你關心的人,現在是購買比特幣的時候。
比特幣是一種無可匹敵的優質貨幣資產,市場上沒有其他資產能夠與之媲美。
比特幣是黃金的更優版本,它可以被稱為「數位黃金」。由於比特幣具有稀缺性和去中心化的特點,它應該成為每個財務長在財務規劃中的重要選項,資產配置中不應該僅僅只有現金。
比特幣財務公司為那些難以直接接觸比特幣的投資者提供了一種間接投資的途徑。比特幣財政公司在這方面的創新是一種顛覆性的改變。這種趨勢就像一個資本的黑洞,吸引著大量資金通過比特幣財政公司流向比特幣。
如果你想投資比特幣財政公司,就必須確保這些公司全力以赴,不僅不會出售比特幣,還會盡一切努力持續增加比特幣儲備。
如果你問我們會不會出售比特幣,我的回答是絕對不會。
那些執行力強、專注且有紀律的公司會獲得更高的市場認可,而那些不具備這些特質的公司則會被淘汰。
比特幣是一種獨特的資產,其供給有限,而需求卻在不斷增加。隨著更多人關注比特幣,它的價格可能會隨著時間繼續上漲。
我們現在還處在比特幣旅程的第一階段,這個階段可以稱為「淘金熱」。在這一階段,我們的目標是儘可能多地積累比特幣。而到了第二階段,當比特幣價格顯著上漲時,股價才會真正反應出許多上市公司的實際價值。
在目前的情況下,比特幣並不是一種理想的貨幣形式。但它也不需要成為一種貨幣,因為它是一個優秀的價值儲存手段。
比特幣儲備公司的一個亮點是,不需要真正去創新,你的核心業務就是購買比特幣,而創新的地方在於你籌集資金的方式。
我認為未來會有多個「比特幣超級大國」崛起。雖然美國可能是目前最大的比特幣強國,我們希望通過 Metaplanet,幫助日本成為這樣的國家。
比特幣資產公司與溢價
David: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 Metaplanet 的總裁 Simon Gerovich,與我們一起探討比特幣資產持有的未來發展以及比特幣在酒店行業中的潛在應用。
Bonnie:
今天最新的訊息是,Metaplanet 的比特幣溢價達到了接近 600 美元每幣,有文章說這個價格太高了。你怎麼看?MNAV 指標是否是評估比特幣資產公司的一個好指標?
Simon:
最近大家確實提出了許多關鍵績效指標來評估比特幣資產公司。其中,我認為「比特幣收益率」是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它反應了公司每股持有的比特幣數量以及增長速度。這一指標已經成為賣方分析師的常用工具,現在全球範圍內的比特幣資產公司也在採用類似的評估方法。因此,在評估一家公司時,不能單一依賴某個指標,而是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
MNAV(市場淨資產價值)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它的計算方法是用公司的市值加上債務的企業價值,再除以公司持有的比特幣數量。這個指標會隨著市場對公司股票的興趣以及公司所從事的活動而波動。我認為,Metaplanet 的溢價是有理由的。比如,對於希望直接持有比特幣的投資者來說,不同國家的稅收政策差異很大。以日本為例,普通投資者直接購買比特幣需要繳納高達 55% 的個人所得稅。而通過購買像 Metaplanet 這樣的上市公司股票,投資者可以以一種更加稅務友好的方式間接持有比特幣。
這也帶動了我們的飛輪效應。MNAV 的合理性取決於多種因素,其中最關鍵的是公司提升「每股比特幣」數量的能力。我們目前是全球在這一領域增長最快的公司之一,特別是在提升每股比特幣方面。我們致力於將 MNAV 保持在 3 到 5 之間,這樣既不會通過過度發行股票壓低股價,又能有效提升每股比特幣的價值,從而為所有股東創造更大的利益。
兩難的情況
Bonnie:
根據你剛才的觀點,我想到一個兩難的問題。現在有一些公司現金流充裕,經營狀況健康;也有一些公司經營困難,正在掙扎。這些處於困境的公司可能會選擇轉型為比特幣財政公司,因為它們風險不大,反而可能獲得巨大的收益。如果這些公司因此股價飆升,甚至超過那些原本經營良好的公司,你覺得這種情況會如何發展?
Simon:
我覺得有趣的是,比特幣財政公司為那些難以直接接觸比特幣的投資者提供了一種間接投資的途徑。畢竟,幾乎每個人都有證券帳戶,買股票是他們熟悉的操作流程。但如果要讓人們去開設交易所帳戶,就需要額外的步驟。而且考慮到過去一些加密貨幣交易所被駭客攻擊的事件,很多人可能會因此對比特幣和加密貨幣望而卻步。此外,一些傳統投資者的基金根本不允許直接購買比特幣,但他們可以購買上市公司的股票。所以,我認為比特幣財政公司在這方面的創新是一種顛覆性的改變。這種趨勢就像一個資本的黑洞,吸引著大量資金通過比特幣財政公司流向比特幣。
當然,在選擇比特幣財政公司時需要格外謹慎。公司的歷史業績將變得越來越重要。比如我們已經有 14 個月的長期業績記錄,而 Microstrategy 則有 5 年的記錄。此外,CEO 的態度也至關重要,比如他們是否真正相信比特幣?他們是否會出售手中的比特幣?
讓我想起幾周前我參加的一場東京會議,主要聚焦於日本股票。當時有人問我,除了比特幣你還會投資什麼?我當時露出了非常厭惡的表情,結果這一幕被很多人拍下來並分享到社交媒體上。但我要強調的是,Metaplanet 只會投資比特幣,絕不會投資其他資產,更不會出售我們的比特幣。Michael Saylor 也一直傳達著同樣的資訊。所以,我認為,如果你想投資比特幣財政公司,就必須確保這些公司全力以赴,不僅不會出售比特幣,還會盡一切努力持續增加比特幣儲備。
Metaplanet 資金結構的轉變
David:
Simon,你能和我們聊聊公司轉型的初始階段嗎?你提到過公司最初是一家經營困難的酒店企業,這聽起來很有趣。你們最初是如何籌集資金來購買比特幣的?這些年的融資方式又是如何演變的?
Simon:
我們當時擁有一系列酒店,在最初討論轉型為比特幣資產公司的會議上,我們決定通過出售部分酒店來籌集啟動資金。此外,我們還從一些志同道合的投資者那裡獲得了資金支援,其中一些投資者今天也在這個會議上。比如 UTXO 管理公司,這家比特幣會議的贊助商成為了我們的早期股東之一。同時,我們還擁有一個非常優秀的董事會,許多董事會成員當時也參與了我們的私募融資。
在去年年初,我們用籌集到的資金完成了第一輪比特幣購買,隨後進行了配股。配股是指公司向現有股東提供購買新股份的機會。傳統上,配股往往被視為一種負面訊號,因為通常只有在公司急需資金時才會進行配股。
但回頭來看,這其實是我們當時最明智的選擇。我們有大約 13,000 到 14,000 名股東,他們填寫了大量檔案,為我們提供了購買比特幣的資金。這也讓我們的日本股東與公司建立了初步的聯絡,因為他們的資金直接用於購買比特幣。如果你現在在市場上購買股票,實際上是從其他賣家手中買入股份;但當你認購新股時,這筆錢直接流入公司,你會覺得,這筆資金是專門用來幫助公司購買比特幣的。這就是我們當時的操作方式。
這發生在去年的夏天,當時我們籌集了大約 6,000 萬到 7,000 萬美元。到了年底,我們推出了第一份「移動行權權證」。這種權證是一種類似於美國「按市價股票發行」的融資機制。在美國,公司可以直接向市場出售新股份,比如 Microstrategy 的做法;但在日本,這種方式並不可行。所以我們設計了移動行權權證的結構,將其發行給合作伙伴,由他們在市場上出售股份,並用所得資金行使權證,最終獲得新發行的股份。最終,這一機制的效果與美國的「按市價股票發行」類似。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成功籌集了大量資金。我們在去年 12 月完成了第一次發行,而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 2 月啟動的,並剛剛在上週完成行使。我們也正式宣佈,通過這一操作籌集了大約 6 億美元的股本。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我們能夠發行更多股份,從而購買更多比特幣。我們計劃繼續採用類似「按市價」的操作模式。
展望未來,我們可能會發行可轉換債券或者優先股,但目前我們仍然專注於股本融資階段。這種融資方式是最有效的,因為它是永久性的資本,無需償還,而且可以完全用於購買比特幣。
一群抄襲的比特幣公司?
Bonnie:
回到你剛才提到的話題。顯然 Michael Saylor 和你們一樣,都是比特幣的堅定支援者,而比特幣財庫公司(將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的公司)也得到了很多比特幣社群的支援。如今,許多人看到你們的成功模式後,想要模仿。但你們可是去年全球表現最好的股票之一,對吧?這讓人覺得你們的模式就像是一種「成功祕籍」。不過,許多人進入這個領域時心態並不正確,卻自稱是比特幣公司。對此,你怎麼看?
Simon:
總體來看,更多公司採用比特幣標準是一件好事。我認為這不僅適用於像我們這樣曾經經營困難的公司,也適用於那些擁有大量閒置現金的成功企業。
當然,總會有一些不良參與者把這當作快速致富的捷徑。他們可能會想,「如果比特幣能拉升我的股價,那我為什麼不這樣做?」但我相信投資者是理性的。隨著越來越多的比特幣財庫公司出現,投資者會更容易比較這些公司,比如通過一些平臺監測它們的 BTC 收益率(比特幣帶來的投資回報率)和每股比特幣持有量等指標。最終,那些執行力強、專注且有紀律的公司會獲得更高的市場認可,而那些不具備這些特質的公司則會被淘汰。
最近我看到一家公司宣佈出售比特幣,當時我就覺得這有點愚蠢。他們幾個月前才宣佈購買比特幣,現在卻為了在最後一個季度實現一些利潤而出售比特幣。這種行為會嚴重損害他們的信譽,因為投資者不會再把他們視為一個穩定的比特幣投資渠道。所以,我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同公司的表現會逐漸拉開差距,投資者也會更清楚自己支援哪些公司以及為什麼支援它們。
不過,我也理解,不同公司將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的動機可能各不相同。這其中有許多複雜的因素需要考慮。
我們會永遠繼續買比特幣
David:
有沒有一個價格會讓你停止購買比特幣,或者至少放慢購買的速度?如果下週比特幣漲到 50 萬美元,你還會繼續購買嗎?即便它的價格在一週內翻了五倍?
Simon:
我很喜歡你的假設。如果比特幣明天漲到 1 兆美元,我們可能會認為它被高估了,需要重新評估,但我們的計劃是永遠持續購買比特幣。不過,就目前來看,比特幣的價格又接近歷史新高了。比特幣是一種獨特的資產,其供給有限,而需求卻在不斷增加。隨著更多人關注比特幣,它的價格可能會隨著時間繼續上漲。
如果你問我們會不會出售比特幣,我的回答是絕對不會。我們希望股東可以自由決定何時買入或賣出我們的股票。我們的目標是成為比特幣的最佳槓桿代理,我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保持專注和紀律,嚴格按照計劃執行。不管市場如何變化,我們都不會改變立場或做出讓投資者感到困惑的決定。
比特幣資產公司成長兩階段
Bonnie:
Michael 提到過,MSTR 的槓桿效應相當於比特幣的 1.5 倍。許多投資者認為,當比特幣價格達到歷史最高點時,MSTR 或其他比特幣財庫公司的股價也應該達到歷史最高點。為什麼現實中並非如此?
Simon:
我認為從長期視角看問題很重要。從戰略上來說,一家公司現在的狀況可能與四五個月前差不多,但最大的變化是他們每股擁有的比特幣數量顯著增加。雖然股價可能沒有完全體現這一點,但公司的實際價值卻明顯提升了。
Bonnie:
沒錯,不過我想說的是,很多人並不真正理解比特幣。那麼,他們應該如何看待比特幣呢?假如你要向我七八十歲的奶奶解釋,你會怎麼說?
Simon:
如果你的奶奶已經七八十歲,我可能不會建議她自己持有比特幣,但她可以為她的子孫後代考慮長期投資。我們現在還處在比特幣旅程的第一階段,這個階段可以稱為「淘金熱」。在這一階段,我們的目標是儘可能多地積累比特幣。整個比特幣網路的總量只有 2100 萬個,而我們公司目前持有的比特幣比任何其他上市公司都多,幾乎沒有人能夠追趕上來。我們希望成為行業中的領先者。而到了第二階段,當比特幣價格顯著上漲時,股價才會真正反應出許多上市公司的實際價值。在這個過程中,供需機制、比特幣價格的波動性、股票波動性以及公司融資執行的能力都會對結果產生重要影響。
在這個第一階段,人們需要明白,股價並不總能反應公司的內在價值。就像亞馬遜早期那樣,儘管收入在增長,但因為利潤微薄,股價表現並不好。當時,亞馬遜將大部分收益再投資到廣告、行銷和網路擴展套件中。所以,我認為,任何投資比特幣財庫公司的投資者都不應該抱有短期盈利的目標。同樣,如果你投資比特幣,也不應以短期收益為目標。但從中長期來看,比特幣財庫公司有能力通過增加每股比特幣的數量,帶來更高的回報。通過購買比特幣財庫公司的股票,你可以讓公司替你完成繁重的任務,比如比特幣的儲備和管理。幾年之後,當你回過頭看時,你會發現你的比特幣投資倉位已經顯著增加。
比特幣資產公司爆炸成長階段
Bonnie:
你之前提到我們現在處於第一階段,對嗎?這是一個類似狂野西部的淘金熱階段,我們需要等待第二階段的到來。那麼,第二階段大概會什麼時候到來呢?
Simon:
第二階段可能會在三到五年,甚至五到七年之後到來。到那時,比特幣將在全球範圍內被大規模採用,其價格可能會突破 100 萬美元,甚至達到 500 萬美元。屆時,銀行將具備託管比特幣的能力。如果你擁有自己的國庫、股票投資組合,甚至房地產,你可以將這些資產存入銀行,並以此獲得貸款。而目前,比特幣領域尚未實現這樣的功能。儘管一些銀行已經宣佈計劃提供比特幣託管服務,但真正落地並為比特幣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利率還需要時間。
在第二階段,比特幣將成為優質資產負債表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希望到時候,我們的資產負債表上能夠持有數兆美元的比特幣。這些比特幣可以存入主要銀行,以低利率獲取貸款,然後利用這筆資金收購專注於比特幣生態系統的企業。例如,申請數位銀行執照,或者收購地方銀行,為客戶提供與比特幣相關的金融服務。第二階段將充滿無限可能,因為擁有比特幣這一優質資產負債表將為企業開啟全新的發展空間。
國際間的賽局理論
Bonnie:
我前幾天和一家亞洲交易所的負責人交流時,他提到一個觀點:由於目前幾乎所有交易都以美元穩定幣計價,美國可能已經在比特幣領域佔據了優勢。這是否意味著其他國家已經落後得太多,難以追趕了?
Simon:
我認為比特幣的普及需要時間。而且,美國在比特幣領域的策略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加深思熟慮。我相信,美國其實正在幕後購買比特幣,只是沒有公開。如果他們每次購買都公開宣佈,這反而會推高比特幣價格,讓他們無法以更低的價格繼續買入。但與此同時,也有許多國家在公開披露他們的比特幣購買行為。例如,薩爾瓦多和布丹就是公開購買比特幣的典型案例。我還了解到,中東的一些國家也在以不同方式宣佈他們的比特幣持有量。因此,我認為未來會有多個「比特幣超級大國」崛起。雖然美國可能是目前最大的比特幣強國,但我相信其他國家也有機會在這一領域佔據重要地位。
我們希望通過 Metaplanet,幫助日本成為這樣的國家。目前,Metaplanet 是日本乃至亞洲最大的比特幣持有公司。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鼓勵日本在比特幣領域跟隨美國的腳步。因此,即便你覺得現在比特幣的普及速度較慢,也不必感到失望。這一切都需要時間,而這也意味著我們還有更多機會在比特幣價格高漲到普通人難以承受之前進行購買。
你必須告訴你所有的朋友和家人,以及你關心的人,現在是購買比特幣的時候。
日本市場獨特的比特幣需求
Bonnie:
我記得你在一次採訪中提到,如果日本市場的投資者想要涉足比特幣資產,基本上需要通過你們的公司,是這樣嗎?
Simon:
其實市場上有多種選擇。投資者可以直接通過當地交易所購買比特幣,不過這樣做會面臨較高的稅收負擔。因此,當投資者希望以一種更為稅務友好的方式投資比特幣,並且獲得超越比特幣本身的收益時,他們往往會選擇我們。直接購買比特幣的收益完全取決於比特幣價格的波動;而如果通過美國的比特幣 ETF 投資,由於 ETF 與比特幣價格的關聯性,投資者的收益通常也不會超過比特幣本身的表現。相比之下,比特幣財政公司的優勢在於,我們是一家運營公司,可以靈活運用資本市場的多種工具,比如發行股票、可轉換債券或優先股等,從而有效提升每股比特幣的價值。
Bonnie:
你提到的三個指標 —— 每股比特幣、BTC 收益和 BTC 增益,這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Simon:
「BTC 收益」指的是每股比特幣數量在不同時期之間的增長幅度。今年,我們的 BTC 收益約為 190%,也就是說,我們成功將每股比特幣的數量提升了 190%。
「BTC 增益」則是將 BTC 收益轉化為具體的比特幣數量。計算方法是將上一時期末的比特幣持有量乘以 BTC 收益。以我們公司為例,今年通過比特幣運營新增了約 3500 枚比特幣(已考慮稀釋因素)。接著,將這 3500 枚比特幣乘以當前的比特幣價格,就可以得出「BTC 美元增益」。
這個指標主要是為了幫助傳統金融市場理解我們在背後創造的實際價值。今年,我們的 BTC 美元增益約為 4 億美元。我更傾向於將其視為一種利潤的體現,儘管這並不是真正的會計利潤,但它確實展示了潛在的價值創造。如果按照年化計算,我們的 BTC 美元增益有可能達到 10 億美元。那麼,一家每年能夠為股東創造 10 億美元價值的公司,其估值應該是多少呢?
目前的挑戰在於,傳統金融市場在評估公司的時候工具有限。他們只能使用傳統的框架來衡量,比如收入和利潤。然而,比特幣財政公司與傳統的運營公司不同。我們沒有可觀的收入,也沒有傳統意義上的盈利。因此,需要採用其他評估工具,比如 BTC 收益、BTC 增益和 BTC 美元增益,這些指標可以幫助分析師更好地理解我們公司所創造的價值。
成為比特幣公司 Metaplanet
David:
在我們探討你對比特幣的哲學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你對 Metaplanet 的看法。你們公司經常被拿來與 Microstrategy 相比,甚至有人稱你們是「亞洲的 Microstrategy」。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Simon:
能夠被這樣比較,我感到非常榮幸。Michael Saylor 對我的影響非常深遠。我經常提到,在疫情期間,當我經營的酒店業務陷入絕境時,我通過聆聽 Michael Saylor 的Podcast找到了些許慰藉。他分享了自己關於上市公司如何轉型並接受比特幣的願景,這在當時幾乎是難以想像的。
這啟發了我,讓我下定決心從困境中的酒店業務轉型。因此,在過去的一年裡,將比特幣作為我們的核心財政資產,徹底改變了我們的局面。
David:
在你推動這一轉型時,投資者們是否表現出抵觸情緒?尤其是考慮到比特幣作為一種全新的資產類別,與核心業務無關,你是如何應對這些反對意見的?
Simon:
可以說,這其實是因禍得福。因為我們當時的經營狀況並不理想,幾乎別無選擇,只能尋求轉型。董事會和股東們對我說:「Simon,想想辦法,任何能夠拯救公司的辦法都可以嘗試。」因此,我並沒有在董事會上遇到太多反對意見。
不過這讓我想起幾年前,當公司運營狀況良好時,我曾向董事會提議在我們的酒店中接受比特幣支付。當時,這看起來是一個非常自然的下一步,但我卻遭到了董事會的嘲笑。
他們問我,為什麼要用這樣一種不受歡迎的比特幣來冒險我們的業務?於是,我只能放棄這個想法。但我一直在想,未來是否會有機會讓比特幣融入我們的核心業務。最終,我們在正確的時機實現了這一點。
本地貨幣與比特幣
David:
國內貨幣的表現對你們新的比特幣獲取策略有多大作用?比如,過去 15 到 20 年,日元相對於美元和其他貨幣籃子持續貶值。如果沒有這種情況發生,你們還會採取這樣的轉變嗎?
Simon:
當然會。我認為比特幣是一種無可匹敵的優質貨幣資產,市場上沒有其他資產能夠與之媲美。如果你身處一個貨幣貶值的市場,比如美國,就會發現很多人談論美元的過度印刷和國家的鉅額債務負擔。
日本的情況也類似。許多 G7 國家都面臨類似的問題。以 GDP 比例計算,日本是全球負債最多的國家,這種情況非常顯著。日元的購買力已經大幅下降。以前,許多日本人可以自豪地去夏威夷度假,但現在卻因為日元的貶值而難以實現。但我認為,這並不僅僅是日元或美元的問題,而是整個法定貨幣體系的問題。政府可以隨意印刷這些貨幣,這意味著你辛苦賺來的財富可能會因為貨幣的隨意印刷而被稀釋。因此,法定貨幣並不是一種長期儲存財富的理想選擇。
比特幣與通貨緊縮?
David:
我們都知道,比特幣被認為能夠抵禦通貨膨脹。那麼在通貨緊縮的情況下呢?比如,90 年代初和之後的日本經歷過通貨緊縮。如果在這種環境下,現金的購買力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那麼比特幣這種資產還有什麼理論價值和需求呢?
Simon:
這是一個很有深度的問題。不過,我認為目前價格已經開始回升。日本曾經歷過一場巨大的資產泡沫,這主要是由戰後經濟重建推動的。我記得在 80 年代我住在日本時,人們甚至寫書稱日本是「世界第一」。我也希望有一天日本能重新達到這樣的高度。但當時的確是從一個絕對的高峰滑落下來,現在通貨膨脹又重新出現了。
如果處在一種貨幣價值隨時間上升的環境,也就是通貨緊縮的情況下,購買比特幣的理由可能會顯得沒有那麼明顯。但比特幣有一個關鍵特性,它的總量是固定的,只有 2100 萬個。即使是升值的貨幣,也無法與比特幣的這一特性直接相比。因此,比特幣的價值並不依賴於任何單一的貨幣體系,它可以獨立存在。相比於全球範圍內大量貨幣印刷和通貨膨脹的現象,比特幣無疑是當前最好的價值儲存工具。
民眾為什麼不直接買比特幣就好?
Bonnie:
你們擁有這麼多比特幣,是如何確保這些資產的安全的?
Simon:
比特幣財庫公司(Bitcoin Treasury Company)的一個顯著優勢在於,它幫助使用者克服了持有比特幣的許多技術性障礙。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丟失私鑰意味著比特幣永久丟失,這不像銀行密碼可以通過電話找回那麼簡單。一旦失去比特幣,就再也無法挽回。因此,如果你選擇投資比特幣財庫公司,或者通過 ETF 投資比特幣,你可以放心睡覺,因為你的比特幣資產會得到妥善保管。
事實上,許多比特幣持有者並未告知配偶或孩子他們的私鑰資訊。如果發生意外,這些比特幣可能會永遠消失。
作為一家公司,我們非常重視透明度。我們在儀表板上公佈所有的比特幣公共地址。這種做法對我們贏得投資者和日本股東的信任至關重要。此外,根據法律要求,我們必須將比特幣託管在經監管機構批准的第三方託管機構中。因此,我們嚴格遵守這一規定。隨著比特幣持倉的增加,我們會引入更多的專業託管方,以確保資產的安全性。我們始終選擇最優秀的託管機構,並將資產分散託管在多家機構之間,以降低風險。
比特幣資產公司永遠不賣?
Bonnie:
如果一家自稱是比特幣儲備公司的公司卻從事低買高賣的交易,並且他們在這方面非常擅長,這種行為會對整個系統造成什麼影響?我們非常認同 Michael Saylor 提出的比特幣長期持有策略,但如果我選擇出售我的比特幣,除了讓投資者感到失望之外,還會有什麼後果?
Simon:
那麼你就不是真正的比特幣儲備公司。我認為,從事比特幣交易的公司更像是一家比特幣對衝基金。比特幣對衝基金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各種交易策略在比特幣市場中獲利,而市場上也確實有許多投資工具可以幫助你實現這一點。
我知道一些工具專注於利用比特幣相關的交易策略來獲得收益,但這與比特幣儲備公司的理念是完全不同的。我們需要隨著時間的推移增加每股比特幣的數量,這需要不斷積累比特幣,而不是出售它。
你願意用比特幣支付嗎?
David:
為什麼酒店現在不接受比特幣支付房費?這種情況未來會改變嗎?
Simon:
這讓我想起了比特幣披薩的故事。早期有人用 1 萬個比特幣買了兩塊披薩,而後來比特幣的價格飆升到百萬美元。如果你用比特幣支付了一晚的房費,而比特幣漲到 100 萬美元,那這就成了一晚非常昂貴的房間。
David:
這是事後諸葛亮,但你無法預知比特幣明天的價格。這是不是就是為什麼現在比特幣還沒有被普遍用作支付工具?因為大家都相信它的價值會繼續上漲。
Bonnie:
確實如此。人們可能更傾向於花費那些更弱的貨幣。
David:
你覺得未來會不會有一天,不僅是比特幣,穩定幣也會被廣泛用於酒店支付,或者其他基於區塊鏈的交易場景?
Simon:
區塊鏈本質上只是一個帳本,而市面上存在許多種帳本。在日本,人們已經非常習慣使用電子貨幣。你可以在酒店用手機輕觸完成支付。在美國,Apple Pay 已經非常普及。對消費者來說,交易速度是最重要的。早期用比特幣買咖啡時,需要等 15 分鐘才能完成交易確認。在目前的情況下,比特幣並不是一種理想的貨幣形式。但它也不需要成為一種貨幣,因為它是一個優秀的價值儲存手段。未來可能會出現一些基於比特幣的應用,使得微支付成為現實。
不過,作為一家酒店公司或其他企業,接受比特幣支付是一個聰明的選擇。這樣可以逐步增加你持有的比特幣,並將其作為一種資產儲備。但現實是,大多數公司需要用收入支付日常開支。如果你是一家酒店公司,利潤通常非常微薄,這意味著你可能無法長期保留比特幣收入,而不得不將其出售來支付運營成本。不過,我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選擇接受比特幣作為支付方式。在中東地區,已經有很多人用比特幣購買汽車和公寓。賣家之所以願意接受,是因為他們看好比特幣作為一種具有長期增值潛力的資產。
Metaplanet 故事
Bonnie:
Michael Saylor 曾談到他是如何開始投資比特幣的,他提到疫情期間公司需要與微軟等大企業競爭。你的故事又是怎樣的呢?
Simon:
坦白說,我的故事並沒有那麼複雜。當時我們面臨巨大的壓力。我們的酒店被迫關閉,我們在東南亞和日本的四個市場中,有三個市場的酒店都被要求停業。收入完全歸零,但開支卻仍在持續。我們正處於生存危機中,不得不思考如何渡過難關。我們的審計師在財務報告中添加了「持續經營的警告」,這基本上是提醒我們現金不足以維持公司未來 12 個月的運營。那段時間真的非常艱難。
受到 Michael Saylor 的啟發,我在董事會會議上分享了他的一些觀點,結果大家反應非常積極。於是我們決定召開股東會議,向股東提議將比特幣作為核心財務資產進行投資。當我們宣佈這一計劃時,市場迅速做出了積極反應,這讓我們更加堅定了這一方向。現在,我們的比特幣戰略已經實施了 13、14 個月,我對未來的發展感到非常興奮,同時也願意面對更高的期望和挑戰。
Bonnie:
這個故事是怎麼發展的呢?在這之前你就已經開始購買比特幣了嗎?還是通過 YouTube 瞭解到的?首先,你必須相信比特幣和這項戰略才能繼續,對吧?那你的故事是怎麼來的?
Simon:
我其實在 2012 年底到 2013 年初的時候就開始購買比特幣了。當時我住在日本,使用 Mt. Gox,這是很多早期比特幣買家第一次接觸比特幣的平臺。可以說,我已經是比特幣的長期愛好者了。這種興趣在我經營酒店業務時也幫助了我。每當酒店業務遇到困難讓我感到沮喪時,我都會想到比特幣,重新振作起來。多年來,我一直在尋找將自己的興趣與商業結合的機會,而疫情期間的危機正好給了我這樣的契機。
比特幣是一種道德責任
David:
我記得你曾經說過,比特幣是一種道德責任。這是什麼意思呢?
Simon:
我可能是說這是一種道德義務。我認為我和行業中的其他人有責任幫助更多人瞭解比特幣。在日本,目前想要接觸比特幣並不容易。通過私人交易獲取比特幣的方式並不常見,曝光度也很低。而且,開戶的流程非常複雜。自 Mt. Gox 事件後,日本加強了對數位資產的監管,這雖然是必要的,但也導致很多傳統的監管規則仍然存在,增加了進入門檻。因此,我們希望為日本投資者提供一種更簡單、稅務友好的方式來購買比特幣。
此外,我們還獲得了比特幣雜誌在日本的出版許可證。今年三月,我們發行了第一期,下一期將在六月底釋出。我們希望通過這本雜誌,引導日本人更好地瞭解比特幣。我們認為自己有責任去教育人們,讓他們提升金融知識。因此,比特幣雜誌的目標並不是盈利,而是作為一個傳播比特幣故事的平臺。
另外,我們還保留了一家酒店,並將其重新命名為「比特幣酒店」。這是一個讓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接觸比特幣的機會。人們可以來這裡體驗酒店服務,參觀比特幣藝術博物館,我們計劃與全球的比特幣藝術家合作,展示他們的創作。此外,我們還會設立一個比特幣博物館,介紹比特幣的歷史和發展。酒店大堂可能還會有一箇中本聰的蠟像,供人們拍照打卡。當然,如果你們能在明年年底酒店開放時來參觀,我們會非常高興。
Metaplanet 未來策略
David:
說到酒店,除了住宿休息的功能之外。Simon,Metaplanet 接下來有什麼計劃?你們已經通過有效的戰略成功扭轉了公司的局面,你們目前有新的戰略進展嗎?是否有擴展套件計劃?現在只剩下一家酒店了,你們會考慮再購買更多酒店嗎?
Simon:
不會。我們之所以保留這家酒店,是因為它是從舊時代保留下來的資產。保留它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與酒店相關的運營虧損可以用於稅務抵扣。這意味著,只要我們保留這家酒店,就可以用其稅務損失來抵扣未來其他業務的收益。因此,對我們來說,保留這家酒店非常有價值。但除了這家酒店之外,我們現在已經完全轉型為一家 100% 專注於比特幣的公司。
比特幣儲備公司的一個亮點是,不需要真正去創新,你的核心業務就是購買比特幣,而創新的地方在於你籌集資金的方式。因此,我們現在主要的籌資方式是移動行權權證,類似於市價股權發行。
每家公司都需要帳上放比特幣嗎?
David:
那麼你怎麼看待那些採用混合戰略的公司?比如說,Elon Musk 曾經為特斯拉購買了大量比特幣,但他們並不是一家專注於比特幣金庫的公司。特斯拉在某個時刻將比特幣納入了財務體系,可能是出於與 Metaplanet 不同的考慮。對於那些核心業務並非圍繞比特幣展開的公司,你認為他們是否應該將比特幣作為現金替代品納入資產配置?
Simon:
絕對應該。正如我們之前討論過的,比特幣作為資產是非常有意義的選擇。現金閒置會導致貶值,這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我瞭解到一些亞洲公司已經在資產負債表上持有黃金和比特幣,而我認為比特幣是黃金的更優版本,它可以被稱為「數位黃金」。由於比特幣具有稀缺性和去中心化的特點,它應該成為每個財務長在財務規劃中的重要選項,資產配置中不應該僅僅只有現金。
📍相關報導📍
日本微策略》Metaplanet 宣布旗下飯店改名「Bitcoin Hotel」、投資比特幣股價一年飆漲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