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央行總裁 Bailey 直言銀行版穩定幣恐抽走存款,並提出英國要押注代幣化存款,與大熱的民間發行穩定幣政策分道揚鑣,FSB 監管走向成市場焦點。
(前情提要:德國最大》德意志銀行:正評估發行穩定幣與 RWA 存款代幣化應用 )
(背景補充:觀點:持有 ETH 是從穩定幣浪潮中受益的最佳策略 )
就在矽谷和華爾街為穩定幣熱潮歡呼時,倫敦金融城傳來一盆冷水。英格蘭銀行(BoE)總裁 Andrew Bailey 在 7 月 13 日接受 The Sunday Times 專訪時直言,讓商業銀行直接發行穩定幣,風險等同「把銀行的血液抽走」。
三大風險:存款外流、平行體系、貨幣主權
Bailey 點出三個關鍵疑慮。第一,存款可能大舉轉進穩定幣,削弱銀行放貸能量,放大數位擠兌風險;第二,若穩定幣獨立運作,將出現「平行金融體系」,讓央行難以觀測和調控;第三,美元本位穩定幣普及,會威脅英鎊與歐元地位,貨幣主權恐被稀釋。
「我們不希望創造一個平行的貨幣宇宙,那會削弱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與監管可視性。」
BoE 金融政策委員會已討論設定個人上限一萬至兩萬英鎊、企業上限一千萬英鎊,並考慮讓備抵資產獲得有限收益,嘗試在創新與穩定之間取得平衡。
三條路線:穩定幣、代幣化存款、CBDC
市場常把不同數位錢包概念混為一談。穩定幣由私部門發行,雖以儲備資產支撐,透明度與風控仍存疑。代幣化存款則把現有存款轉換為區塊鏈代幣,仍留在銀行資產負債表中,遵循既有監理框架,優點是結算速度快且不重塑安全網。CBDC 由央行直接背書,法律地位最高,但 Bailey 認為若貿然發行,恐與商業銀行爭奪存款,因此短期不考慮落地。
與美國政策分叉
華府選擇截然不同的道路,川普政府計畫把穩定幣立法列為上任首要科技議程。財長 Scott Bessent 與聯準會主席 Jerome Powell 都看好穩定幣能把「短期美債打包成全球手機裡的數位美元」,進一步鞏固美元滲透率。這套劇本讓歐洲財長擔憂美元穩定幣可能壓縮歐元空間,英國的保守路線也因而與美國正式分岔。
Bailey 的國際槓桿
Bailey 同時擔任 金融穩定委員會(FSB)主席,將把倫敦的謹慎立場帶到 G20 與跨境談判。市場預期 FSB 未來可能要求發行商持續揭露儲備、設置更高資本緩衝,並推動代幣化存款作為替代方案。對業者而言,監管門檻墊高意味盈利模式與資金配置需要重新調整,如何在「拓寬支付邊界」與「維護金融安全網」之間取得平衡,將是下一個必考題。
穩定幣並非走投無路,但英國的訊息很清楚:唯有與現有銀行體系接軌的代幣化存款,才可能在創新與穩健間走出可行路徑。跨大西洋的分歧,正考驗資本、技術與政策的耐心。
📍相關報導📍
花旗銀行推出「存款代幣化」服務:改善跨境匯款、支援智能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