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完整懶人包】認識比特幣!原理與應用全面解析|動區新手村
  • Account
  • Account
  • BlockTempo Beginner – 動區新手村
  • Change Password
  • Forgot Password?
  • Home 3
  • Login
  • Login
  • Logout
  • Members
  • Password Reset
  • Register
  • Register
  • Reset Password
  • User
  • 不只加密貨幣,談談那些你不知道的區塊鏈應用|動區新手村
  • 動區動趨 BlockTempo – 最有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 (比特幣, 加密貨幣)
  • 所有文章
  • 最完整的「區塊鏈入門懶人包」|動區新手村
  • 服務條款 (Terms of Use)
  • 關於 BlockTempo
  • 隱私政策政策頁面 / Privacy Policy
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
  • 所有文章
  • 搶先看
  • 🔥動區專題
  • 🔥Tempo 30 Award
  • 加密貨幣市場
    • 市場分析
    • 交易所
    • 投資分析
    • 創投
    • RootData
  • 區塊鏈商業應用
    • 金融市場
    • 銀行
    • 錢包
    • 支付
    • defi
    • 區塊鏈平台
    • 挖礦
    • 供應鏈
    • 遊戲
    • dApps
  • 技術
    • 比特幣
    • 以太坊
    • 分散式帳本技術
    • 其他幣別
    • 數據報告
      • 私人機構報告
      • 評級報告
  • 法規
    • 央行
    • 管制
    • 犯罪
    • 稅務
  • 區塊鏈新手教學
  • 人物專訪
    • 獨立觀點
  • 懶人包
    • 比特幣概念入門
    • 從零開始認識區塊鏈
    • 區塊鏈應用
  • 登入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所有文章
  • 搶先看
  • 🔥動區專題
  • 🔥Tempo 30 Award
  • 加密貨幣市場
    • 市場分析
    • 交易所
    • 投資分析
    • 創投
    • RootData
  • 區塊鏈商業應用
    • 金融市場
    • 銀行
    • 錢包
    • 支付
    • defi
    • 區塊鏈平台
    • 挖礦
    • 供應鏈
    • 遊戲
    • dApps
  • 技術
    • 比特幣
    • 以太坊
    • 分散式帳本技術
    • 其他幣別
    • 數據報告
      • 私人機構報告
      • 評級報告
  • 法規
    • 央行
    • 管制
    • 犯罪
    • 稅務
  • 區塊鏈新手教學
  • 人物專訪
    • 獨立觀點
  • 懶人包
    • 比特幣概念入門
    • 從零開始認識區塊鏈
    • 區塊鏈應用
  • 登入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獨立觀點

評論》為什麼藝術展正在消失,加密貨幣成為富人的洗錢手套?

Mickey帽鼠 by Mickey帽鼠
2025-07-30
in 獨立觀點
A A
評論》為什麼藝術展正在消失,加密貨幣成為富人的洗錢手套?
41
SHARES
分享至Facebook分享至Twitter

藝術品和加密貨幣的交會點在哪?有時候他們是競爭關係?當代加密貨幣以其無可比擬的效率與匿名性崛起,傳統藝術市場被釜底抽薪,失去其作為價值儲存乃至「洗錢工具」的地位。
(前情提要:比特幣 NFT 的回歸》什麼是序數NFT、銘文、電子藝術品? )
(背景補充:華爾街日報:中國富人一年外逃2540億美元,加密貨幣和藝術品成監管盲區 )

本文目錄

  • 傳統藝術品怎麼「節稅」?
    • 使用 1031 Exchange(美國法規)
    • 設立藝術信託或基金會
    • 存放在「自由港」(Freeport, 像是瑞士日內瓦)
  • 資本無情抉擇:Crypto
  • 洗錢管道的世代交替
  • 頂級藝術品神話
  • 當萬物皆可代幣化

 

富人們慣常討論如何「節稅」,至於藝術品,更多人戲稱是富人拿來「洗錢」的好工具。

上個禮拜,臉書上的藝術內容創作者 Jean Tsai 拋出了貼文感嘆,在台北舉辦的「台灣當代藝術博覽會宣布停辦」,在許多人眼裡,或許只是藝術版面上一則無關痛癢的訊息。

但對任何一個長期追蹤資本流動軌跡的人來說,這意味著長期以來作為富人們儲存價值、對沖風險,乃至在灰色地帶遊走的傳統工具,藝術品,它的護城河正在被更兇猛,更有效率的加密力量所沖垮。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的停辦,官方說法是「策略性調整」,以應對藝術市場的改變。這當然是事實,但這只是病徵,而非病因。社群提出藝術展不好辦的真正的問題是,為什麼藝術市場在收縮?

那些原本應該流入畫廊、拍賣會的「熱錢」去了哪裡?答案,就藏在加密貨幣那高達 4 兆美元的總市值裡,是傳統藝術市場難以追上的巨大資金池。

資本的邏輯從來就不走浪漫,它只選擇阻力最小,效率最高的路徑。

傳統藝術品怎麼「節稅」?

我們先不討論真拿藝術品來洗錢方式,但傳統來說,富人喜購藝術品除非美感追求上,更有強力的節稅、增值、匿名交易、轉移等需求。

使用 1031 Exchange(美國法規)

這是一個用於「延遲資本利得稅」的工具,原本是用來交換房地產的,但過去一段時間很多美國富人拿來操作藝術品節稅。

賣掉一幅畫獲利,理論上應該要繳資本利得稅(美國最高28%),但你馬上用這筆錢去買另一幅價值相近或更高的畫,就可以合法延後課稅。就像DeFi套娃,一層一層換下去,永遠都不用繳稅。

*川普政府在2017年改革中限制了這招只能用在不動產,但之前玩的人賺翻,現在美國房地產交易量低落,可能會有對富人的刺激性稅務改革

設立藝術信託或基金會

把藝術品捐贈給自己創立的藝術基金會(例如「XX家族文化信託」),捐贈時還可以抵稅,同時藝術品仍然掛在自己家牆上展示,只是帳面上屬於基金會。這種「擁有與使用權分離」的玩法,國稅局很難查這種操作,所以富人家裡有些高價收藏品,實屬正常。

存放在「自由港」(Freeport, 像是瑞士日內瓦)

把藝術品存放在免稅區(Freeport),在帳面上只是「過境中」,還沒進入市場。在那邊可以進行匿名轉手、等待市場價格浮動、甚至質押借款。自由港就像藝術界的暗網倉庫,所有高價藝術品靜靜躺在那邊當避風港,國稅局看不到、碰不到。大概只有電影《天能》的羅伯派丁森可以侵入。

資本無情抉擇:Crypto

現在來做最直接的比較。當一位高淨值人士決定將一筆千萬美元級別的資金投入市場,他面臨兩種選擇。

選擇一,買一幅當代藝術畫作。他需要聯繫畫廊、被審核購買資格、聘請顧問鑑定真偽與估價、被以上的專業人士抽成,後期需要處理複雜的國際運輸、報關與稅務問題。

整個流程,從一個念頭到藝術品真正掛上牆,耗時數週甚至數月,期間的摩擦成本與不確定性極高,就像是用一套古老的、基於信任和人脈的鏢局來運送黃金,緩慢且昂貴。

選擇二,是將這筆資金投入加密貨幣市場。他只需要在 3C 產品上點擊幾下,幾分鐘內就能完成一筆全球性的交易。這個市場7天24小時不間斷運作,流動性遍及全球。他可以輕易地將資產分散到不同的代幣中,甚至透過DeFi(去中心化金融)協議將其出借,賺取額外收益。

區塊鏈系統的透明度(所有交易皆可在鏈上追蹤)、低廉的交易成本與即時性,完全碾壓了傳統藝術市場。某些家族辦公室對數位資產的配置比例已高達25%,這證明了新生代的財富管理者,正在用腳投票。

資本的本質是逐利的,減低磨損就是利潤。當一個市場的交易成本高,它就必然會被更有效率的市場所取代,這是藝術市場部分被加密市場奪取的原因。

洗錢管道的世代交替

現在,讓我們認真來談「洗錢」。長久以來,藝術市場因其定價的主觀性、交易的私密性以及跨境運輸的便利性,被視為理想的洗錢工具。一幅畫作的價值可以輕易地在「專家意見」下被高估或低估,為非法資金的轉移提供了完美的藉口。然而看似完美的方法,在全球反洗錢(AML)與反資恐融資(CFT)法規日益收緊的近二十年,正變得越來越脆弱。

每一次的實體交易,都可能留下海關紀錄、金流軌跡與保險文件。相比之下,加密貨幣提供了更強的匿名性。

透過區塊鏈混幣器(Mixer)等工具,資金的來源可以被層層打亂,難以追蹤。一筆數億美元的資金,可以在幾秒鐘內跨越國境,而無需向任何海關或金融機構申報。這對於追求隱匿性的非法資金而言,吸引力是致命的。

另外,你知道大市值的迷因幣,是誰發行的嗎?誰在操盤?一波在一個月內市值上飆數千萬美元的代幣,在 DeFi 裡面 Swap 也是利用加密貨幣洗錢不公開的秘密。

頂級藝術品神話

當然一定會有人反駁,看看佳士得和蘇富比拍賣,那些頂級的藍籌藝術品不是還在創造價格天花板嗎?畢卡索、莫內的作品依然是全球富豪榜們爭相追逐的傳家寶。這不是意味著藝術市場依然穩定?

這個觀點只說了一半,資本傳承正在發生劇烈的「資產分化」。那些億級美元的「傳承資本」(Preservation Capital),他們購買頂級藝術品,買的不僅是資產,更是社會地位、文化資本以及一張進入菁英圈的入場券。

這是一種極度厭惡風險、追求實物與穩定性的資金,加密貨幣的高波動性和「沒有歷史的不可靠感」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藝術品金字塔頂端的市場,確實依然穩固。

然而健康的市場生態,不能只靠幾條藝術大佬存活。真正撐起整個產業鏈,養活無數畫廊、策展人、藝術家、藝術代銷,是金字塔中層和底層的廣大市場。而藝術展是中端市場最重要的交易發生場所。

追求超額回報的「投機資本」(Speculative Capital)被加密貨幣吸走後,被掏空的正是這個中端市場。台北當代的停辦,恰恰證明了這一點。頂級市場的繁榮,反而凸顯了藝術中端市場的蕭條。

當萬物皆可代幣化

那麼,藝術的未來在哪裡?答案不是與科技為敵,而是擁抱它。這場危機,同時也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機遇,那就是將現實世界的資產,透過區塊鏈進行「代幣化」(RWA, Real-World Asset Tokenization)。

每個藝術品的產權,每次交易紀錄、每次的鑑定報告,都被寫入一個代幣中,永久儲存在區塊鏈上,無法竄改。這徹底解決了藝術品市場最大的痛點,真偽與溯源問題。這枚代表畫作所有權的代幣可以被分割成無數份,讓小額投資者也能參與。

它可以在全球的數位資產交易所上 7 天 24 小時自由交易,流動性問題可望解決。它甚至可以被抵押到DeFi 協議中,借出穩定幣,成為高效的生息資產。

接下來的敘事,幣圈的朋友一定很熟悉了,不需要我再炒冷飯一次。雖然 NFT 已經落下神壇,但不能否認的,藝術品代幣化的確能解決部分傳統藝術圈的生存問題。

📍相關報導📍

孫宇晨藝術品慘虧7840萬鎂!怒告《鼻子》新買家David Geffen :偷買我收藏

華爾街日報:中國富人一年外逃2540億美元,加密貨幣和藝術品成監管盲區

NFT難逃國稅局!美國擬徵「28%資本利得稅」,視為傳統藝術品

Tags: 加密貨幣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富人洗錢藝術市場資本流向


關於我們

動區動趨

為您帶來最即時最全面
區塊鏈世界脈動剖析
之動感新聞站

訂閱我們的最新消息

動區精選-為您整理一週間的國際動態

戰略夥伴

Foresight Ventures Foresight News

主題分類

  • 關於 BlockTempo

動區動趨 BlockTempo ©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所有文章
  • 搶先看
  • 市場脈動
  • 商業應用
  • 區塊鏈新手教學
  • 區塊鏈技術
  • 數據洞察
  • 政府法規
  • RootData
  • 登入

動區動趨 BlockTempo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