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獨角獸 Builder.ai 爆發財務黑洞,融資 5 億美元一夕崩盤,號稱「做App像叫披薩」的牛皮終於吹破了,背後努力的是外包印度工程師。
(前情提要:Zerebro 已故創辦人 Jeffy Yu 還在拋售代幣?KOL質疑:假死逃避詐騙責任 )
(背景補充:黃仁勳拒絕區塊鏈?Nvidia Inception 官網明寫排除「加密新創」申請 )
英國 AI 獨角獸 Builder.ai,一度被捧上天,號稱能讓路人都能開發 App「像點披薩一樣簡單」,還成功吸金超過 5 億美元,金主不乏微軟 (Microsoft) 、亞馬遜及卡達主權財富基金這等大咖。誰知風光一時,如今卻驚傳準備打包破產,昔日獨角獸變死馬,震驚科技投資圈。
爆發作假帳、AI外包人力
據金融時報專文報導,Builder.ai 本周稍早含淚通知員工準備回家吃自己,導火線竟是公司提交的臨時帳目讓金主們 (lenders) 看完差點沒中風。
帳目中華麗的營收預估被發現根本像是灌水灌成太平洋,金主們當場怒了,直接宣布 Builder.ai 違約,並扣押其所有現金。這下好了,沒錢萬萬不能,公司只能走向破產一途。這家曾被譽為人工智慧領域明日之星的公司,其殞落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更難聽的內幕是,Builder.ai 號稱能讓用戶簡單使用 AI 打造自己的 App,但事實上完全沒把自動開發給做出來,產品都是利用廉價的外包印度工程師來完成所謂的「AI開發」,營收自然不攻自破。
「首席巫師」的數字魔法?
這牛皮到底吹多大?數據會說話,這次說的還是鬼故事。Builder.ai 先前預估的 2024 年營收,從 2.2 億美元 (USD) 大刀闊斧一砍,只剩 5500 萬美元,整整蒸發四分之三。
更慘的是 2023 年的「實際」總銷售額,也從先前宣稱的 1.8 億美元修正到僅約 4500 萬美元。這種乾坤大挪移式的修正,難怪金主們要翻臉。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些驚天地泣鬼神的數字,正是在前 CEO Sachin Dev Duggal 領導下提交給董事會的。更諷刺的是,Duggal 先生與前營收長 Varghese Cherian 雖已拍拍屁股走人,Duggal 卻還保留董事席位,並獲封一個聽起來超瞎的「巫師長」(Chief Wizard) 榮譽頭銜,難道他的魔法就是把營收數字變不見?
內帳疑雲重重:中東金流的「協同造假」?
夜路走多遇鬼,Builder.ai 的爛帳問題早就不是新聞。據傳,前 CEO Duggal 走人前,公司就已是爛帳滿天飛,呆帳多到讓董事會都看不下去,只好請律師事務所來個財務大體檢。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兩位看過報告的內部人士驚爆,調查發現了可能的證據,直指公司內部有人:
「為誇大 Builder.ai 收入而協同努力的跡象」
報告更特別點名一些位於中東的經銷商,懷疑他們根本不是真心賣產品,而是串通好幫忙做業績,把數字填成數倍。
面對這些指控,由 Viola Credit、Atempo Growth 和 Cadma Capital Partners 等公司組成的貸款銀團,去年 10 月才借了 5000 萬美元給 Builder.ai,今年初一看財報,發現這公司是個敗絮其中的空殼,賺的錢跟當初畫的大餅差了十萬八千里,當然是火速扣押現金,送它上路。
AI 融資套現:穿好褲子再談
Builder.ai 這齣財務現形記,雖說是傳統的作帳灌水老梗,卻也給火熱的 AI 產業敲響一記警鐘。
近年 AI 發展一日千里,但也開始冒出些妖魔鬼怪,例如大家開始擔心 AI 模型會不會說謊、甚至搞算法價格操縱。Builder.ai 的問題雖與這些高深 AI 技術的道德風險無直接關聯,卻血淋淋地提醒世人:無論技術多麽酷炫,公司產品與財務健康這些基本功,才是新創的保命符。
回顧多起中國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案例,或是台灣立委熱議的融資公司管理問題,科技新創或許較少爆出這類醜聞,僅是單純的趁著風口,瘋狂吹牛來吸引資金,但 Builder.ai 的教訓顯示,新創公司在高歌融資之外,財務透明度和內部控制才是硬道理。否則,風口上的豬飛得再高,沒穿褲子,摔下來可是會很難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