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SP專法送行政院,金管會瞄準穩定幣與跨境平台,央行表態納管穩定幣,標示台灣虛擬資產監管正式升級,市場結構將重新洗牌
(前情提要:台灣|金管會公告首批虛擬資產服務商9家合規,18家列VASP黑名單永久停業 )
(背景補充:台灣OTC交易全違法!專家喊金管會新規「沒救了」:VASP牌照變毒藥,把客戶全嚇跑 )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 (30) 日公布專題報告,證實金管會擬定的「虛擬資產服務法 (VASP) 專法」草案已送交行政院審議。這項法案將台灣對虛擬資產的監理層級,從過去鎖定洗錢防制的登記制,正式推進到須取得許可、比照金融機構的高度監管。
VASP專法:從登記制走向許可制
依照草案,VASP 業者未來須申請特許執照,並符合資本額、營業保證金、內控稽核與資訊安全等多重門檻。金管會預告將配合八項子法,落實財務穩健、交易公平與投資人保護。主委彭金隆在委員會上說明:
法規精神在於把虛擬資產納入主流金融規格,建立可被驗證的信任。

穩定幣監管:央行與金管會雙軌合作
穩定幣被視為最可能衝擊支付體系的產品,因此草案設立專章,由央行與金管會共同審核。草案將穩定幣定義為「與單一或多種法定貨幣價值連動,維持價格穩定的虛擬資產」。
央行副總裁朱美麗首度代表中央銀行表示,穩定幣已經形同貨幣,在境內發行穩定幣必須提存足額準備金於央行,未來若要對外提供交易亦須事前許可;
穩定幣可能成為跨境支付以外匯兌換的工具之一,且具支付功能,如果發生擠兌,可能影響現有的支付與金融健全,應該對於此事當監管。
央行也在回應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葛如鈞、民進黨立委賴惠員、鍾佳濱意見,境外穩定幣欲在台上架,同樣要取得主管機關同意。為避免貨幣替代,草案明確禁止對持有人支付利息或收益,作法與歐盟 MiCA規定相似,也呼應新加坡近期針對穩定幣的要求,當局強調「先保本,再談創新」。
從國際貨幣的市佔率來看,台幣跟美元、日圓、歐元還有很長一段距離,所以就台幣穩定幣的部分,我們現在還在在建立制度期,現在沒有針對市場規模針對一個特定的立場。
針對境外發行商,不可能只規範國內,不規範國外,當然這不會是一個障礙,我們只想表達這是一個公平一致的立場。

跨境平台問題
立委黃珊珊質詢中提出,國人約八成交易量集中在境外平台,但沒有境外業者來申請VASP,是否排除境外業者來台?金管會彭金隆表示,願意配合法規的國際業者可申請執照,登記制度規範明確,未明確排除境外業者;若未申請仍對台灣用戶營業,將面臨下架與裁罰。
這個在台灣的滲透率還很低,因為過去沒有這樣的立法,所以這樣的人群必須透過這個境外的手段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專法。
檢查局今年已對 11 家違反洗錢防制規定的業者裁罰逾新台幣 1,300 萬元。金管會強調,未來將建立銀行與 VASP 之間的即時通報機制,阻斷資金流向詐騙集團。截至 9 月底,業者已協助攔阻 623 件詐騙案,返還金額超過 2.01 億元。警政署則提醒,未取得許可的平台常缺乏資料保存義務,鏈上地址申報不實與大額交易調閱困難仍是執法痛點,建議把相關保存責任直接入法,並以FATF 的「旅行規則」作為對照標準。

📍相關報導📍
台灣穩定幣基礎設施公司奧丁丁赴美上市!10/16直接上市納斯達克,股票代碼OW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