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達卡傳出以 20 億美元收購 Zero Hash,意在掌握穩定幣基礎設施,重新改寫全球支付版圖。
(前情提要:Visa 宣布支援四種穩定幣,可跨鏈換成25國法定貨幣 )
(背景補充:Visa 和 Mastercard 正在佈局穩定幣,巨頭要爭什麼? )
當穩定幣總供應量在 10 月衝破 3,000 億美元,全球支付網路的板塊開始移動。萬事達卡 (Mastercard) 已進入最後談判階段,擬以 15 億至 20 億美元收購加密基礎設施公司 Zero Hash;若協議落定,這將成為今年最大筆穩定幣相關併購,並讓這家卡組織直接把代幣化能力納入核心結算層。
收購案焦點:20 億美元換來的籌碼
根據Bankless 報導,Zero Hash 估值上看 20 億美元,在過去四個月推動超過 20 億美元代幣化資金流動,並為貝萊德 BUIDL、富蘭克林坦伯頓 BENJI Token 等基金提供底層服務。萬事達卡早前曾評估收購倫敦穩定幣新創 BVNK,最終遭 Coinbase 捷足先登,這一次對 Zero Hash 顯得更為執著,反映它要在數位資產支付主幹道上握有決定權。
競爭者佈局:Visa、Stripe、PayPal 各顯身手
a16z crypto 發布的報告指出,穩定幣單月調整後交易量已達 1.25 兆美元,預計 2028 年市場將擴大至 2.8 兆美元。面對這塊高速成長的基礎設施,支付巨頭採取不同戰術:
- Visa:透過 Visa Direct,把穩定幣當作現有結算網路的升級零件,加速跨境 B2B 轉帳。
 - Stripe:收購 Bridge 並推出 Open Issuance,目標成為「穩定幣界 AWS」,主打開發者友善。
 - PayPal:集中火力推廣自家穩定幣 PYUSD,並部署到 Solana、Avalanche 等鏈,以鞏固消費者端據點。
 
路徑雖異,終點一致:誰先掌握穩定幣結算層,誰就握有下一代支付流量。
Zero Hash 的技術護城河
Zero Hash 採用「API 優先」設計,提供穩定幣與代幣化資產的發行、交易、託管及結算服務,宛如金融轉接頭,讓傳統銀行與 FinTech 無需重建區塊鏈堆疊就能推出新產品。據新聞稿,該公司已成功支援貝萊德、富蘭克林坦伯頓及漢密爾頓.萊恩的多檔代幣化基金,並擁有 FinCEN 註冊與 NYDFS 牌照,合規把關是大型機構最看重的契約基礎。
「穩定幣將成為網路新數位貨幣層。」
a16z crypto 在報告中的這句話,道出 Zero Hash 為何身處戰局核心——它能把這層貨幣網路整合進傳統金融。
產業影響與挑戰
分析師 Dwayne Geofferie 指出,2025 年穩定幣年度交易量已上看 46 兆美元,與 Visa 處理量並駕齊驅,更是 PayPal 的五倍。萬事達卡若順利完成收購,將可為全球銀行夥伴提供「一站式」代幣化解決方案,降低跨境結算成本並縮短清算時間。
然而,全面採用仍面臨三大挑戰:監管協調、跨鏈互操作性與網路安全。監管端如何定義穩定幣資本要求、結算最終性,將直接影響商業模式;跨鏈標準與安全審計則關係到用戶信任。支付巨頭雖擁有資本與牌照優勢,但要將穩定幣真正嵌入每日支付場景,還需要法規與技術同步成熟。
萬事達卡此刻出手,正是為了抓住產業轉折點。當代幣化資產從「加密內循環」升級為「全球支付內建選項」,支付巨頭的角色亦從觀望者變成基礎建設營運商。誰能先把穩定幣結算服務推向規模,誰就有機會在下一輪支付競賽中占據主舞台。
對於消費者與企業而言,這意味未來國際匯款或基金申購不再需要等待多日清算;在手機點擊一下,資金可即時到帳,費用可能只剩幾毛美分。萬事達卡對 Zero Hash 的高溢價出價,正是看準這樣的中長期紅利。
最後,若併購案達陣,穩定幣將從「加密世界術語」變成日常支付與機構交易的數位骨幹;對全球支付體系而言,這一步意味從紙本票據到電子刷卡後的下一次世代升級。

📍相關報導📍
Circle上線Arc鏈測試網:貝萊德、Visa、Coinbase、Anthropic..上百家巨頭參與公開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