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lik Buterin 點名 GKR,可用少量 GPU 即時生成以太坊 L1 證明,為 ZK 擴容開啟新局
(前情提要:以太坊MEV機器人是洗錢?美法院首次審理MIT兄弟案,三明治套利2500萬鎂涉詐欺 )
(背景補充:不丹將80萬公民「國家數位身分」遷入以太坊,Vitalik:讓人民安心擁有資料控制權 )
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19 日發文指出,GKR 協議讓零知識證明 (ZKP) 進入即時運作時代:50 張消費級 GPU 便能處理以太坊 L1,普通筆電每秒驗證 200 萬次 Poseidon 哈希也觸手可及。這項突破為區塊鏈擴容與隱私保護奠定新基準。
GKR 的效率來源
GKR 協議專為特定計算場景設計,核心優勢是簡潔。傳統 STARKs 需對電路全部中間層承諾,動輒耗費上百次 FFT 與雜湊;GKR 僅承諾輸入與輸出,證明尺寸與驗證時間大幅下降。Buterin 說明:
「GKR 是一種專為這種模式設計的密碼學協議。它之所以高效,是因為它避免了對所有中間層進行承諾。」
以 Poseidon2 Hash 為例,GKR 理論上能讓證明者開銷降低約十五倍,而傳統方案可能放大至百倍。效率還可藉由 Grün’s trick、線性批次處理與部分輪次優化再下一城。不過 Buterin 也提醒開發者確保 Fiat–Shamir 挑戰真正隨機,以維持安全。
ZK-EVM 與 zk-ML 加速
高效 provers 立即顯現在 ZK-EVM。Brevis 的 Pico Prism 使用多 GPU 集群,在 12 秒內完成 99.6% 以太坊 L1 區塊證明;ZKSync 的 Airbender 也達到亞秒級驗證。這些案例顯示 GKR 類技術為實時區塊生成提供動力。
同樣的結構特性,使 GKR 適用於「多層低階運算 + 大量重複函數」的 zk-ML。模型推理可在不外洩權重與輸入的情況下被驗證,為 AI 隱私計算奠定基礎。
華爾街觀點:效率即競爭力
GKR 把零知識證明推向大規模應用,彷彿當年 TCP/IP 的效能優化。對投資人而言,高性能 ZK 基礎設施與新型去中心化應用將成焦點;更低的計算成本也可能吸引主流機構進場。雖然目前 prover 仍依賴大量 GPU,未來 ASIC 若到位,經濟門檻可望持續下探。
GKR 解決了速度與簡潔性,隱私層則可由 SNARK 或 STARK 封裝補足。隨著超高速 ZK 技術成熟,可擴展、高效且隱私友好的 Web3 生態正加速成形。
📍相關報導📍
以太坊Fusaka升級完成Sepolia測試、下一步上線Hoodi測試網,預計12月初登陸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