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枚比特幣被挖出的那一天,不是終點,而是比特幣的終極考驗開始。當區塊補貼歸零,網路的安全還能撐得住嗎?本文源自 Coingecko 所著文章,由 PANews 整理、編譯及撰稿。
(前情提要:加密市場 Q2 報告:比特幣創新高、Circle IPO 上市、DEX 交易爆量..產業七大亮點一次看 )
(背景補充:比特幣漲勢熄火,川普次子Eric Trump再喊「抄底BTC」,CZ看漲指標也出現了? )
大約在 2140 年左右的某個時間,市場上將不再有新的比特幣發行。所有 2100 萬枚比特幣都將被分發完畢,這意味著比特幣礦工將只能以交易費的形式獲得獎勵。批評人士認為,僅靠交易手續費不足以維持比特幣網路的安全。
關鍵要點
- 2140 年之後,區塊補貼將不復存在。比特幣礦工對於處理交易和保障網路安全至關重要,屆時他們將僅通過使用者支付的交易費獲得報酬。
- 挖礦費用的逐漸減少使比特幣的長期安全性受到質疑,因為挖礦費用充當著比特幣網路的 「安全預算」。
- 安全預算的減少可能會使比特幣網路面臨 51% 攻擊的風險和 / 或導致網路更加中心化。
- 多頭認為,比特幣資產價值的上漲以及未來區塊需求的增加,將使僅收取交易費的市場對比特幣礦工而言具有經濟可行性。
比特幣最著名的特性是其稀缺性,這使其獲得了 「數位黃金」 的稱號。為了確保稀缺性,支付給比特幣礦工的獎勵每四年會通過 「比特幣減半」 逐漸減少。但這種機制帶來了一個長期的嚴峻挑戰。
比特幣網路對礦工的主要激勵措施:新生成比特幣的獎勵,即所謂的區塊補貼,將在大約 2140 年通過上述的比特幣減半機制完全消失。區塊補貼實質上充當著比特幣的安全預算,支付給礦工以確保比特幣網路的安全。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
剩餘的交易手續費激勵是否足以保障網路的安全?
理解比特幣的激勵模型
要了解後補貼時代的挑戰,需要審視當前保障比特幣網路的激勵機制。每十分鐘,一位礦工驗證一個新的交易區塊,並獲得區塊獎勵,該獎勵由兩部分組成。
- 區塊補貼:這是預先確定的新生成比特幣的數量。比特幣剛推出時,每個區塊的補貼為 50 個比特幣。每四年會減少一半,這一事件被稱為 「比特幣減半」。這種機制將 2100 萬枚比特幣在數十年間分發出去,是迄今為止礦工收入的主要來源。
- 交易手續費:這是使用者在交易中包含的費用,以激勵礦工將其新增到區塊中。您可以將其視為支付給比特幣礦工的額外 「小費」,用於幫助那些希望確保交易順利完成的使用者,從而營造一個競爭性的市場環境。截至撰寫本文時,比特幣的平均交易手續費為每筆 1.30 美元。
比特幣減半:降低發行率
每次比特幣減半都是對挖礦行業的一次週期性效率測試,因為每次減半實際上也會使礦工的收入減少一半。這確保了只有最高效的礦工能夠盈利,效率較低的礦工可能會關閉,但潛在的負面效應是,這可能會暫時導致整個網路的算力下降。
比特幣網路算力是用於保障比特幣網路安全的總計算能力,當比特幣礦工停工時,算力會下降。網路算力的降低意味著比特幣網路更容易受到諸如 51% 攻擊(即單個實體控制了足以擾亂區塊鏈的足夠算力)之類的網路攻擊。

2025 年比特幣區塊獎勵
為進一步說明比特幣區塊補貼對礦工的重要性,以下是成功挖出一個比特幣區塊所獲得獎勵的明細。
根據區塊鏈的交易手續費資料,2025 年 7 月,每個新的比特幣區塊包含約 0.025 枚比特幣的交易手續費。截至 2024 年 4 月,區塊補貼為 3.125 枚比特幣。
總之,比特幣礦工挖出一個區塊的 「工資」:
- 保證獎勵(新生成的比特幣):3.125 枚比特幣
- 額外 「小費」(來自交易手續費):約 0.025 枚比特幣
每區塊總收益:約 3.15 枚比特幣。
交易手續費中的 「小費」 在礦工的總收入中只佔極小的一部分,這意味著在僅靠交易手續費的市場中,礦工幾乎肯定無法盈利。
後補貼時代比特幣經濟可行性的討論
僅靠比特幣交易手續費在當前市場中不足以保障比特幣網路的安全。然而,多頭認為,到 2140 年,需求將推動交易手續費達到遠高於當前的水平,而空頭則預見到一場危機。下面將探討每種觀點的主要論據。

悲觀論點:安全預算縮減
悲觀觀點的依據很簡單:交易手續費的歷史趨勢並未顯示出足以彌補補貼減少的上升幅度。批評者擔心,每次減半都會削減安全預算,使網路的安全性逐漸降低。
樂觀論點:強勁的費用市場
樂觀派認為,比特幣將受到其不斷上漲的資產價值和不斷增長的區塊需求的支撐。首先,在比特幣通縮設計的幫助下,該網路將發展成為一個價值數兆美元的資產類別,因此即使是很小比例的比特幣手續費在未來也會為礦工帶來可觀的收入。
其次,對區塊空間本身的需求將會出現根本性的增長,這可能以大型機構結算、二層擴容方案(Layer 2 rollups)或者某種尚未發現的新創新的形式出現。最終,這些因素會推高交易費用,使其在未來具有經濟可行性。
安全預算減少的潛在風險
安全預算的下降可能會導致大量比特幣礦工關閉,從而降低比特幣網路的總算力,這會引發一系列潛在風險,給網路的完整性帶來壓力。
51% 攻擊
最受關注的威脅是 51% 攻擊,即控制網路算力超過一半的實體能夠逆轉交易(雙花)或審查網路。安全預算是一道主要防線;預算越高,支援的算力就越多,攻擊的成本也就越高。如今,對於理性的經濟主體而言,發動這種攻擊的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卻步,因為這很可能會導致比特幣價格暴跌,從而降低攻擊者自身硬體的價值。然而,出於地緣政治原因,國家級別的行為者或許願意承受這樣的損失來破壞網路。隨著安全預算的下降,攻擊成本降低,從長期來看,這種威脅的可能性會增大。
算力波動
一個更為直接的風險是礦工投降,即由於比特幣減半導致收益下降,迫使大量礦工關閉礦機,從而造成算力的急劇下降。儘管難度調整會對此進行修正,但礦工的迅速撤離可能會在短期內造成一個脆弱的視窗期。
比特幣創新作為解決方案
比特幣社群正在積極開發解決方案,以促進網路採用並減輕比特幣安全預算逐漸減少所帶來的風險。以下是其中一些解決方案。
Layer2 解決方案
解決比特幣鏈上容量有限的一個方案是 L 2 區塊鏈。L2 是在主區塊鏈(此處指比特幣)內部構建的子區塊鏈,將交易從主區塊鏈轉移到這些 L2 上,以提高交易速度並降低成本。
像閃電網路這樣的 L2 解決方案使比特幣能夠用於日常交易,這在越南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採用。越南的比特幣社群 「比特幣西貢」 經常與當地商家、咖啡館和市場合作,推廣並支援使用由閃電網路支援的比特幣支付。如果 L2 解決方案取得成功,將推動比特幣網路從專業應用走向日常應用,從而提高比特幣主區塊鏈網路的交易費用。
比特幣符文 (Runes)
2024 年流行起來的符文是一種代幣標準,它利用了比特幣的 UTXO 模型(即錢包中的餘額由未花費的比特幣單個區塊組成,就像錢包裡的硬幣和紙幣一樣)以及 OP_RETURN 操作碼(一種允許在比特幣交易中嵌入少量資料的功能,類似於支票上的備忘錄欄位)。符文使得在比特幣區塊鏈上建立迷因幣和社群代幣成為可能。在其巔峰時期,符文將比特幣的平均交易手續費推高至每筆交易 127 美元的歷史新高。儘管市場對符文的興趣已經消退,但這一創新展示了新的用例有可能推高比特幣交易手續費,為未來僅靠手續費支撐的比特幣經濟鋪平道路。
未來的使用者體驗
對於普通使用者而言,與比特幣的互動可能會是一種多層級的體驗。直接在第一層傳送交易預計會變得昂貴,僅用於大額轉帳。對於日常交易,使用者幾乎肯定會通過像閃電網路這樣的 L2 解決方案與比特幣進行互動,該方案能提供即時且低成本的體驗,或者使用包裝比特幣(Wrapped Bitcoin)。這種轉變意味著小額支付的使用者體驗仍將是可行的,但會在與主區塊鏈不同的技術層面上實現。
投資者的長期展望
對於投資者而言,區塊補貼的結束在比特幣的兩個核心屬性之間(稀缺性和安全性)引發了關鍵衝突。投資者被比特幣的固定供應量所吸引,但他們現在必須面對這樣一個現實,即網路的安全性是動態的,並且將取決於未來的手續費市場。如果支撐稀缺資產的網路被認為存在漏洞,那麼其長期價值就值得懷疑。最終,比特幣的價值不僅源自其技術特性,還源自市場對其保持安全能力的集體信心。
結論
最後一枚新比特幣被挖出的那一天,並不意味著比特幣的終結,而是其終極考驗的開始。區塊補貼的結束是協議預期的最終狀態,生態系統有超過一個世紀的時間來適應這一挑戰。比特幣的長期安全性將由多種力量的複雜相互作用決定:L2 解決方案的技術創新、手續費市場的經濟演變以及圍繞比特幣作為全球結算層的社會共識。
備註:本文討論的是比特幣遙遠未來可能存在的擔憂,鑑於從現在到 2140 年有長達一個世紀的時間間隔,其內容具有高度的推測性。
📍相關報導📍
比特幣前瞻20萬美元,XYZVerse到2026年的回報率有機會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