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貨幣監理署(OCC)發布最新解釋函1184,允許國家銀行和聯邦儲蓄協會無需事先批准即可提供加密資產託管和執行服務,大幅降低傳統金融機構進入數位資產市場的監管門檻。
(前情提要:美國穩定幣立法告急》民主黨急煞車:GENIUS法有漏洞、加密友善政策成川普自肥工具 )
(背景補充:了解 2025 美國加密貨幣 ETF:質押、Solana 與上市狂潮 )
美國貨幣監理署(OCC)於美國時間2025年5月7日發布了關鍵性的解釋信 1184,為美國國家銀行和聯邦儲蓄協會參與加密資產活動提供了更清晰的指引。這份文件延續了先前解釋信 1170 和 1183 的討論基礎,其核心突破在於明確指出,這些受聯邦特許的銀行和儲蓄協會現在可以提供加密資產的託管(Custody)和執行(Execution)服務,而無需事先獲得監管機構的額外批准或進行通知(supervisory no-objection)。
這意味著銀行可以更自由地建立自己的加密貨幣交易系統,或將服務外包給符合風控標準的第三方,前提是所有活動都必須以「銀行標準」的安全穩健方式進行,並遵守所有適用的法律法規,包括嚴格的盡職調查、全面的第三方風險管理框架以及強健的資安保護。
核心內容
解釋信 1184 的發布顯著降低了銀行參與加密資產業務的監管門檻。根據這份文件,銀行可以提供的具體服務範圍廣泛,除了核心的加密資產託管外,還包括在客戶指示下的買賣交易(執行)、交易結算、必要的記錄保存、資產估值、稅務服務、客戶報告,以及其他與加密資產活動相關的服務。
此舉對整個加密生態系統具有重要影響,美國在定調銀行業能自由營運加密資產業務,也可能吸引更多的機構投資者進入市場,從而增加市場流動性和穩定性,並促進現實世界資產的代幣化(Tokenization,RWA)。此外,解釋信的釐清也為銀行處理穩定幣(Stablecoin)業務提供了更明確的監管支持,甚至允許銀行在符合條件下參與區塊鏈驗證工作,進一步擴大了銀行在加密貨幣領域的參與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