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賣出近5萬枚比特幣錯失近30億美元,薩爾瓦多穩坐6,230枚持倉浮盈已有4億美元。
(前情提要:Tether手握$1200億美債「全球第19大」超越德國,今年Q1已大賺10億美元 )
(背景補充:德國GDP連兩年衰退,學者建議「取消國定假日」拚經濟 )
不同國家政府對於數位資產的態度不同,德國先前拋售近5萬枚比特幣 (BTC) ,原打算「避免價值大幅損失」,結果在幣價翻倍後錯過近 30 億美元潛在收益。反觀薩爾瓦多持倉約 6,230 枚 BTC 不動如山,紙上獲利超過 4 億美元。兩國一買一賣的對照,成了政府如何理解新興資產的醒目案例。
德國快速出清,短線避險卻賣在低點
根據 Arkham 數據,德國政府先前出售 49,858 枚 BTC,均價約 5.79 萬美元,總額 28.8 億美元。德府決策單位強調,出售是因為:
「避免價值大幅損失」
然而截至 7 月中旬,比特幣已漲至 11.8 萬美元。德國錯失 29.8 億美元潛在利潤。雖然當日市場短暫下跌,但需求迅速吸收拋壓,價格很快回到關鍵區。
薩爾瓦多長抱策略,收益翻倍
自 2021 年把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以來,薩爾瓦多總統布克勒 (Nayib Bukele) 多次逢低買進。
根據 Coinfomania統計,截至 2025 年 7 月,國家錢包持有約 6,228 到 6,232 枚 BTC,成本約 2.917 億美元,現值介於 6.91 億到 7 億美元,未實現利潤達 4 億美元,投資報酬率約 137%。即使遭遇 IMF 施壓、國內日常使用率僅 8%,政府仍透過 Chivo 錢包收入與火山地熱挖礦繼續增持。
比特幣長期主義的對比
德國作為成熟經濟體,把穩定與監管置於優先,出售比特幣多屬司法沒收資產變現,依照未修改的法律選擇「放手BTC」。薩爾瓦多則將加密貨幣視為經濟突破口,寄望吸引投資與對抗通膨。前者避免波動卻錯過資產成長,後者承擔震盪換取高額浮盈。
當前價格下,德國「賣飛」的 49,858 枚 BTC 若仍在帳上,市值可達 58.3 億美元;薩爾瓦多握有 6,230 枚 BTC,市值約 7 億美元,浮盈 4 億。雖然兩國規模截然不同,但對比突顯:對政府來說,如何在加密資產成長潛力間拿捏,是下一輪國際數位資產競賽的關鍵。
📍相關報導📍
德國上市公司砸 5000 萬歐元買 $SQD,為何說去中心化資料湖有望成下個 Bloomberg 終端?